任老聊書畫(二十)
悲催書家 鐵血朝庭
一一和李岩老弟聊聊明代的解縉和楊慎
李岩老弟,解縉、楊慎、徐渭是明代三大才子。解縉生活在永樂朝(1369一1415)。江西人。楊慎(1488一1559丿生活在正德、嘉靖朝。四川人。他倆是名氣大大的書法家、詩人、文學家。而且官也做的很大。但是運氣很差很差,悲催的要了命。
李岩老弟,咱先看看兩人的書畫作品:
以上為解縉書法作品。
以上是楊慎書畫作品。
李岩老弟,下面咱先聊聊解縉。他一共活了47年。解縉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對他期望值很高。所以在身上投入的也大。帶他拜名師,找好校。和我們現在的一些家長一樣,望子(女)成龍,望女成鳳。解縉在這樣的環境中也確實成長起來了。在雜史中有這樣一個段子流傳至今一一話說當年解縉九歲這一年春節,他父親叫他寫對聯。解縉看了看他家周圍。便大筆一揮:門前千桿竹,家藏萬卷書。他父親一看,原來他家對門曹員外家種了一片竹子。解縉借此發揮出來。父親很高興。可是第二天開門一看,對面的竹子都成了半截的了。便叫解縉過來看。解縉一看拿筆在對聯下面各加了一個字:門前千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他父親便點頭笑了起來。誰想第二天他父親再看一片竹子連根也沒了。急乎乎的叫解縉出來。解縉不慌不忙拿筆落下:門前千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他父親一看驚的滿頭汗也沒了。原來,曹員外家和他家有點過及,特為想叫他家出點洋相,沒想到卻被解縉輕輕地化解了。李岩老弟,可見他父親的功夫沒打水漂。
李岩老弟,這樣的才華之人終於迎來了他的高光時刻。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和哥哥解論,妹夫三人為同科進士。而且福氣很大,又同進翰林院為庶吉士,第二年進為編休。這時最為奇葩的事發生了。鐵血皇帝朱元章看好了他。叫他常伴左右。解縉在這時候可以說福氣衝天,一個人從平凡之輩能在這麼短的的時間內被一個政權的最高統治者喜歡、看好,那是得有多大的狗屎運啊!你別說,解縉碰上了。就這樣和朱元章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朱元章問解縉什麼是治邦之道。解縉一口氣寫了個萬言書,朱元章一看,高興的了不得。對解縉大加誇獎。解縉一看,趁著朱元章的興頭又寫了《太平十策》。朱元章心想,這小子是個人材。就放了一個外差江西道監察御史叫他鍛煉一下。可就在這個江西道上解縉第一次翻車。
解縉在這段時間對貪官污吏、地皮惡霸也進行了打擊。得罪了又少人。有人開始惡告他。恰在這時,他又替別人代寫為李善長(因胡惟庸案叫朱元章殺了全家七十餘口)嗚寃的狀子。朱元章在南京接到這些狀紙後。李岩老弟,你猜猜朱元章他的態度。這個殺人不眨眼的鐵血君主象是換了一個人,對解縉卻一反常態不聞不問。卻把解縉的爹叫了去說:你這個兒子太年輕,有才幹,但得罪了不少人。你把他帶回家去叫他磨煉一陣子。十年後,我再叫回來委以重任。李岩老弟,你說解縉他這是交了多大的狗屎運。在整個明朝他是唯一。
李岩老弟,解縉的書法大草比行草好,行草比楷書好。這都是受朱元章的形響。朱元章這個鐵血君主要求做官要正,為人要正,寫字要正。凡考生字不正的一律減分或不予錄取。所以,從明朝開始出現了《官閣體》。當然,解縉的書法也受到了影響。
李岩老弟,明代三大才子不是以書畫而論,而是三人的耿直精神、文學詩文和悲慘的命運。你想解縉的悲慘命運就要來了。他一共侍奉過三位皇帝,洪武、建文和永樂。洪武帝對他真好,但過世了。建文帝僅四年,談不上好与壞。他倒霉就倒霉在永樂朝。朱棣對他也很好。封他為首輔大臣。委他主編《永樂大典》。不管別人怎麼臭他,損他。永樂沒有動搖對他的信任。永樂八年,朱棣出征伐冠,解縉從外地赴京想見皇帝。一聽皇帝不在京,他去見了太子。就他這一步要了他的命。明朝嚴禁私會太子的。等朱棣回來,小人立即向他匯報了這件事。朱棣一聽即命將他關進錦衣衛大牢。一關就是五年。永樂十三年一天,朱棣問錦衣衛指揮金事紀綱,“解縉還在牢裡嗎?”紀回答還在。朱棣沒回話。紀綱這個人心狠手辢。還自以為聰明,他見皇帝沒回話。就把解縉灌醉扔了出去。當時正是寒冬大雪。第二天解縉凍死了,他向皇帝匯報把解縉放了,沒想到在路上凍死了。朱棣一聽沒作聲。過了幾日,朱棣把紀綱逮捕了,大牢第二天凌遲了。他也不想想,他那點心眼能斗過鐵血皇帝朱棣。李岩老弟,你說解縉悲催不悲催。
李岩老弟,現在咱再聊聊第二個悲催之人楊慎。楊慎和解縉還不一樣。楊慎出生在達官貴族之家,爺爺是部省級幹部。老爹是國級幹部。正德六年(1511)他中狀元。他應該在正德三年就中,但考卷被臘燭灰點燃把它給燒了。所以又拖了三年。天生狀元命。接著授翰林院編修。正式入列予備國家級幹部隊伍。李岩老弟。就他這家庭背景,再加上他的才華。性格少圓滑一點,那就是一路高歌前途無量。人生就是這樣鬼異。他和他爹一樣很耿,很倔。但他爹碰上的皇帝好。但他這一生把大明最渣的兩個皇帝叫他碰上了。
先碰上正德皇帝朱厚照。這個老小子就是個奇葩人物。他憑著皇帝不好好的坐,今天不是裝乞丐帶一幫人去擾民。就是明天自封大將軍帶軍隊出去巡遊。地方官一聽他來了,都驚的尿褲子。接待不起呀。再不就在宮裡養豹子,稱豹房。整天在豹房飲酒作樂不上朝。文官一律不見。氣的楊慎幾次上疏也不管用。告假回鄉了。幾年後朱厚照就駕崩了。他的堂弟朱厚熜接了皇位。一般大臣在皇帝換了以後,都能從中受益。可偏偏這個楊慎卻又掉了坑裡去了。
這個嘉靖皇帝剛上來還安穩了幾天,過了不久便提出要把他的爹從王爺牌位上提到太上皇的牌位上。這在明朝是不合規矩的,首發反對的就是楊慎。反對也不行,嘉靖就要堅持。態度強硬。這時有的大臣就轉舵了。可楊慎不但不轉,反而組識了幾百人去宮裡逼諫。嘉靖一火。殺的殺,判刑的判刑。楊慎得了個發配雲南充軍。一去就是三十七年,最後死在那裡。終年七十二歲。李岩老弟,你說悲催不悲催。
楊慎的書、畫可以說比明代其它人寫的畫的線條都非常靈動,特有自己的風格,尤其梅花大寫意不具一格,別有一番風味。可惜他的作品因他的身份而傳世很少。惜哉!惜哉!
李岩老弟,下面,咱聊聊楊慎的才學。在詩詞方面,他的一首巜臨江仙》後人一至誦唱到今。
這是現代人寫的《臨江仙》。
楊慎在充軍的三十多年裡,著書400多部。其中包括:哲學、文學、儒學、經學、醫學、論書畫、考證、訓詁、天文、地理、戲曲、詩詞。一生詩詞近三千首。他大膽對前人的論據提出疑問,並找出自己觀點的確實證據,修正了不少的前人謬誤。他說:“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當從學問中來”。七十歲時寫了一首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李岩老師,聽聽多麼悲催的名句。又過兩年後,這位明朝第一才子就去世了。
備註:編審指導,李岩(島城作家,书画宣传);原創,任秋明(資深文博工作者,書畫家);校正,慕羨紅(文史工作者,任秋明學生)
下面,請欣嘗秋明先生近期書畫作品:
青岛李岩2024年12月10日傍晚编辑于格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