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任老聊書畫一一史載石傳丶各美其美一一和李岩老弟再聊中國石文化

人气:76525 回复:0

任老聊書畫(十四)史載石傳 各美其美
一一和李岩老弟再聊中國石文化

  李岩老弟,2010年甘肅省發佈了《大地灣遺址的發掘綜合報告》裡有二個顛覆性的數字。大地灣遺址才挖掘它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第一,是把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向前推進了三千,也就是八千年。第二,考古出土的實物證實了此地六萬年前就有了人類的活動。你說顛覆不顛覆?如杲把整個大地灣全部發掘完,整個中華人類曆史將有多大的改觀。不敢想象!李岩老弟,不管六萬年還是八千年,或者外國的幾百萬年。自從有了人類,有一種東西和人,它是形影相隨的。那就是石頭。
  李岩老弟,古代神話有一個《女媧補天》說,女媧發現天有一個大洞,就跑了五、六個山頭,找了五種顏色的石頭來補天。這五神顏色即:紅、黃、藍、白、青。如果對應我們今天的石頭,那就是紅瑪瑙、黃玉、藍水晶、白玉、青金石。一切文學創作都來源於生活,當然也包括神話故事。這裡邊的信息告訴我們,在古老的年代,各種各樣的石頭不是難得一見的東西。先人們在發现這些有色的石頭後,肯定會產生崇拜的念頭,然後就首先考慮它們的用處。什麼用處?那就是裝飾(頭領們的裝飾)。就像下面這些石玉飾品: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李岩老弟,曆史承載的東西太多太多。其中石頭傳達的信息不但多,而也最靠近我們人類,而最重要的是它是人類生活、生產、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質之一。新、舊石器時代己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石頭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類的最高生活殿堂的。從發現到愛好,從收藏到拍賣,從小眾藝術走向今天的大眾愛好的。
《考古》丶《文物》這兩本權威專業刊物,每年都刋登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和發掘動態。研究論文和實物證據。李岩老弟,請看下面這些珍貴文物: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這些古老石玉的年代,從夏、商、周到秦、漢、晉、隋唐,貫穿中國唐以前的所有朝代。這足以證明,以上我所說的中國石頭的演義。當然這些石頭由於稀少和珍貴,後來都有了自己的專業名詞。真正把廣義的石頭,提到藝術層面上來欣嘗、把玩、收藏的還是唐代和宋代的先民。李岩老弟,今天咱主要了解一下宋代。北宋時期由於社會相對穩定、富庶,人文氣氛濃厚,再加上一大批的頂級文人墨客,像歐陽修、蘇東坡、米芾、陸遊、杜綰……等,一大批玩石高手,尤其那個玩物喪志的皇帝一一趙佶,為了一塊石頭可以說是喪心病狂,但他給石頭起的名字可是文雅得很。如什《萬壽老鬆》《銜日吐月》《雷門月窟》等等,不可勝數。尤其到了南宋,杜綰出了一本專業的賞石書譜《雲林石譜》,更是把人們的玩、嘗、藏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李岩老弟,聊了半天,咱再聊當今的石文化狀況。咱就以城陽根石協會的董會長為例,十三年的艱辛奮斗,起起落落一般人是受不了。他當初必須得有一逸兩閒的條件,才能投入到這一行來。有逸趣,有閒錢,有閒情。這是起步的前提。至於說經營管理、眼力、魄力,那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運氣。他是石來運轉,十三年的汗水澆出了今天的盛開玫瑰。在這一行,他的這個年令和他取得的成績應該說是佼佼者。這幾年對他的觀察,李岩老弟,我感覺他有德,有品味。有經營頭腦,大度,善解人意。這是作為文化商人的頭等作派。在這一行,你只是一個商人作派是不行的,唯利是圖更不行。必須修養在先,德行第一。當然作為專業的知識,淵博的文史也要不斷學習,不斷增加營養。這樣經營起來才游刃有餘,名利雙收。
  李岩老弟,我在文博行業可以說混跡一生,見的太多。今天對董會長的評語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為他的成就而興奮,而感動,出自內心的肺腹之言。你說對吧?李岩老弟。

  附註:李岩,島城名作家、文化藝術評論。任秋明,文博工作者、書畫家。校正,慕羨紅(文史工作者)

  请欣赏任秋明近期書畫作品——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1752846476
青岛李岩2024年5月16日午后晴编辑于格里居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4-05-16 13:29:1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