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推荐:对张伏山《江村滴翠图、赠艺圃同志》山水的研究

人气:17028 回复:0

主题:对张伏山《江村滴翠图、赠艺圃同志》山水的研究

款识:艺圃同志嘱画,墨水河桥边老人岁次甲寅秋日
年代:1974年
尺幅:134×68(8.2平尺)
拎印:伏山(一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张伏山老人精神样貌不佳,作画极少,甚于时而停笔,此时期多作小画。据其学生黄祖云先生所言,伏山老人作画多把整纸裁至三裁或四裁,以达到省纸多画的目的;虽如此,纵观1976年之前近十年时间,不过五百幅,此中亦有大量无章无款作品,除手卷、册页几幅不言,以此整纸之作,极罕矣。左下绫边黄祖云先生题词,原有横河老人创作高峰期一句,后伏山老人生前好友刘正杰先生更正,此期作品少见,1978年后当为高峰期。刘正杰先生将伏山原印对比,为一印也。
    此作以平远法构建群山,将南方水景与北方曲折的山林作于一体,结合之曼妙,或有石涛影也。伏山老人将散点透视运用的极佳,笔力苍劲,刚中带柔,比其晚年作品潇洒刚劲不同,此时拘谨婉转。前景处大石磊磊,芦荻瑟瑟。左上层峦叠嶂、跌宕起伏,上下天光、一碧千里,更显山之雄伟。中景作一高山,顶天立地,丛林环绕,大面赭石渲染山崖之陡峭。其中可窥见石涛、王时敏、大千居士之意,北派山水之苍茫,南派山水之柔和。伏山老人学生王春林先生言之不可不谓之七十年代初代表作品之一,真乃精中之精。伏山老人学生范洪先生有言:张伏山先生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他的胸怀宽广,心境淡泊,不被身外之物所束缚,潜身书画,寂寞求道。正因为他的心境澄明,不尚禄利,所以他的绘画格调高雅,无尘俗气。
    此作上款人为艺圃同志,然,岛城有二位:许艺圃、陈艺圃。许艺圃为著名文学家、陈艺圃为著名裱画师,观此作,四角有图钉钉于墙上之痕,应不为陈艺圃。伏山老人此作篇幅巨大细腻,应是为重量级人物所做,且此作来于莱西地区,1974年伏山先生客居莱西,上款为许艺圃可能性较大。此作究为谁作,光阴已过四十余年,待大家共商耳。


    百果山房主人张玺淏作于闲暇



1752846475
张伏山先生原作






1752846475
张伏山大徒弟黄祖云在题边款






1752846475
局部




李岩2022年3月15日晚于青岛格里居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2-03-15 18:50:32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