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几则热点新闻都与城管执法有关:一是某地城管没收了孩子在路边写作业的桌子,二是正月里多地城管上街清除沿街居民和商铺上的春联,而理由不外乎为了市容市貌整洁——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这些事件在微博、视频等平台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面对舆情,涉事地方均紧急道歉并进行了处理,但仍遭到不少差评。
“创文创卫”,治理城市环境,打造街面风景,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本无可厚非,老百姓不是不能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执法者只追求“文明”、“卫生”的面子,而忽视了惠及民众这一本质,就显得本末倒置了。硬生生没收正在学习的孩子的书桌,是“文明”吗?机械式的撕掉正月里的春联,就“卫生”了吗?现在看来,给城市“丢脸”,让城市不文明的,不是路边的学习桌和门上的春联,而是执法者罔顾民众感受的乱作为。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则广东珠海某地执法人员在路口带队领跑小商贩出摊快速通过交通要道的视频,也引发了网民的关注,获得市民点赞,网友评论说:好有秩序的人间烟火气。
确实,目前城管部门的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社会声誉和公众评价还处于负面状态。以往单粗暴式的治理,只能给公众落下“瞎管”的印象,是“多管闲事”给老百姓添堵。在自家店铺门口写作业,即便确有不妥,也可以用更有温度的方式做出提醒与告知;门上的春联,如果确有破损影响市容,也可在与店家沟通后帮助清理……城市管理者在日常执法时要把握好度,少些“一刀切”,多些人情味,保持对民生需求的体谅与呵护,城管的文明执法,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窗口。
“创文创卫”说到底,是为了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城市管理究竟该管什么,该怎么管,又该如何避免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这是考验智慧和能力的地方,值得所有地方管理者和执法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