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路三号居民对市南交警安装护栏封死通道的意见:
交警回复护栏“按规定”设置,请交警部门明确答复是按什么规定设置护栏?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还是地方规章?如果说不出具体规定及具体条款就是违法!如果说设置护栏是根据交警某领导的指令,也请答复是哪位领导的命令?设置护栏是对外的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关于涉及到公众利益的对外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必须以书面形式公示相关内容,比如:依据的具体法规、是否依照法定程序、是否征求相关群众意见、是否听证、是否经过社会风险评估、是否经党委会通过等等信息。
到目前为止,泰州路居民及学生家长均未感受到设置护栏给交通与安全带来的好处,反而,交警部门未经调研、听证等违法设置的护栏给周围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
一、泰州路三号进出必经通道被交警部门封闭,如果小区出现火情,封闭的护栏必然阻挡消防车辆和消防人员进去救火现场,水火无情,晚救几秒钟就可能造成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害,如果因护栏阻挡救援交警部门需要向全国群众、全国的媒体负什么责任?需要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民众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出现无可挽回的局面,相关人员一定会被追究滥用职权(违法安装栏杆)、渎职(经群众无数次反应仍拒不拆卸栏杆)的刑事责任!
二、封闭的通道也是医疗急救通道,群众拨打120急救电话都是因生命健康受到非常紧急状况,抢救生命需要争分夺秒,如果因交警部门安装护栏导致群众延误救治,交警部门及领导能否负的起责任!?事实上自从交警部门违法安装护栏后已有两位群众需要救治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因护栏堵路只能绕远路进去居民小区,急救人员和被救治群众苦不堪言!
三、泰州路三号是老旧小区,在此居住的多数是老年人,有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不能走远路,被交警封死的通道原本是车辆接送老年人住院、出行或接收物品的通道,通道封死后老年人被逼迫绕远出行,这是对老人权益的严重摧残,交警封死通道严重违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四、因栏杆封死通道,对面学校的小学生上下学时需要翻越护栏进校门,这也给小学生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到目前为止, 相关群众已无数次拨打市民热线12345反应该问题,但交警部门无回应,也没有任何机关、单位帮助群众解决该问题!
青岛市南交警不作为、滥作为!(已回复)
人气:239170 回复:13
网友您好,我们是市南区网信帮办小崔。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转相关部门关注处置,尽快给您答复。感谢您对市南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好,您所反映的问题经辖区交警部门核实,此处设置护栏为防止行人横穿道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且在该路段泰州一路、泰州二路路口均有施划人行横道。感谢您对公安交管工作的理解支持。

任何问题交警一万个理由等着你 错了也不能认 必须给你个理由
市南交警:我就要堵,你反应我也不给你拆,就是堵你……为了给上边交代,好看为主,安全管我们什么事,我又不住这……

西南风一刮,西海岸那边的刺鼻气味又来了,昨晚上开着窗被熏醒了,赶紧起来关窗!化工厂刺鼻气味严重影响市民生活!
这个地方太拥挤了

支持市南交警!

我准备下班去看看。明年儿子就要到这个地方上学了,这里环境究竟怎么样呢?是否是网友所说的呢?待我去看看再来说一说
问题仍没解决

您好,您所反映的问题经辖区交警部门核实,此处设置护栏为防止行人横穿道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且在该路段泰州一路、泰州二路路口均有施划人行横道。感谢您对公安交管工作的理解支持。

这个护栏的加装,与设置者初衷是相违背的,并没有阻隔乱穿马路的,这些家长天天违章停在马路对面接孩子穿马路上车,而且部分年纪是在带离学校门口到靠近江西路路口下坡固定的班级解散点再解散路队,并且早晨泰州一路学校门也是每天开放进入学校,那里也没有封闭对面道路,加装护栏。青岛其它学校门口都是用信号灯加人行横道来解决过马路安全问题,学校对面要用封闭小区的护栏来换取所谓的过马路安全,牺牲这里居民消防通道,救护,救援等生命安全通道,这里的居民是不答应的,如果有相关法律或者市政文件,清楚规定当护栏的加装与消防救护救援通道产生矛盾时,应牺牲消防通道来解决问题,或者应以护栏为首要事情,那么就把文件和规定细节,以及什么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的以文字形式张贴给泰州路三号居民看,至少以后因为护栏引起国家财产,居民生命安全受损失,我们可以找到责任人和追责相关部门,否则就请留出安全出口,这是我们的逃生通道,学校的问题,可以用信号灯人行道,加强孩子安全教育,以及不允许家长在此处停车等方法解决,还不行就把学校门口在上下学时拉上折叠护栏保证孩子安全,这都是办法,但为什么非要用牺牲我们的利益还是生命财产安全利益来换取?所谓的目前符合规定的解释,我们不认可!请不要用护栏的尺寸结构和材料等符合验收标准来偷换概念来解释符合规定,因为我们提出的是封闭消防救护救援求生通道问题!

网友您好,我们是市南区网信帮办小崔。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转相关部门关注处置,尽快给您答复。感谢您对市南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