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5月1日接到短信通知,前往青岛市太平路77号接种疫苗第二针。本来开开心心的支持防疫工作,可接下来的遭遇却令人心寒。
为避免接种人员众多,等候时间过长,笔者5月2日上午8点到达太平路接种点,因为本人出国需要,需接种点提供接种证明(开具该证明的新闻早已在青岛各门户报刊、网站中报道)。为明确办理流程,笔者在社区人员引导处向当时接待笔者的男性社区工作人员询问(由于笔者去的早,当时接待处并未有待接种人员等候)。不料问了不到三句话,帐篷门口的女性工作人员大声呵斥让笔者去接种处问接种人员,态度极其恶劣。本人体谅各位社区人员的辛劳,牺牲休息时间为市民服务,但这样的工作态度属实不能理解。不知道是谁给予的权利这样对待办事的市民。各级政府的规定是当做摆设吗?本人为避免造成其他接种人员等候,特意赶早接种,也并未对引导的工作人员造成任何干扰,为何收到这种恶劣的对待,属实不解。
在得不到明确答复和受到指责后,笔者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前往接种室接种疫苗,整个接种过程井然有序,护士人员工作认真负责。可事情又一次发生了,在笔者向接种室中的负责人员询问证明事宜时,收到的却是无法开具的说法。由于本人亲属在其他接种点接种后,拿到了该证明,继续询问后,该负责人又表示可以开具证明,但当天无法拿到。此时,负责接种的护士之间小声嘀咕,“昨天还有好多人接种后要开具证明,还说今天给开具…”。
接种完成后,接种室负责人让笔者在接种室出口处的打印机位置等待,她与另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多次操作,均无法顺利打印出相应的接种证明。在折腾了近10分钟后,终于打印出证明,但此时又说今日无法拿到该证明,要等明天才能取到,而且理由很荒唐,说是该接种点没有对应的印章。这里笔者不由得疑惑,该接种点的设立至少有一个月,而且设立之初就应该预计到会有被接种者索要接种证明,但为何出现相应配套设施的缺失。笔者明白公章不能随意刻制,但为每个接种点准备一枚仅用于开具接种证明的临时印章很难吗?(例如:青岛市XX区XX疫苗接种点,仅用于接种证明)
笔者在被这种说法打发到留观室后,在墙上的接种说明里找到了区卫健委负责人的电话,之后电话联系到了该位张姓负责人。该负责人向笔者解释了事情原委,同时,在笔者表达了强烈的今天拿到该证明的要求下,为笔者联系市南区政府接种点的工作人员,由他们为笔者开具相关证明。这里要感谢一下这位张姓负责人及市南区政府接种点为笔者办理证明的周姓护士长,这才是为市民服务的态度。
曾几何时,笔者以为政府工作人员摆臭脸、办事难、让市民跑断腿的事情几乎绝迹了,想不到今日又碰上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实在想不到在2021年的今天会遇到这样的事,试问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流程,怎能不让市民心寒。作为一个窗口城市,青岛负担着对外展现中国新风貌的作用,可谓吸引了外来人员。可只吸引了人,却留不住人也是不争的事实。只重外在,不修内功,这是多少青岛人对自己家乡的评价。
今天的事虽小,却反映出部分部门工作缺失,管理不善,基层人员官老爷意识严重等一列问题。希望相关部门重视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不要让注射疫苗这件惠民政策成为堵心工程。
如此工作,可笑!
人气:106783 回复:1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全部回复
关注➕
2021-05-19 14:37:51
来自
青岛新闻客户端

回复此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