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

帖子389682

进入论坛

如此难得糊涂——新差错3(三下《守株待兔》)

磁场2014

楼主2021-03-04 08:42

如此难得糊涂——新差错3(三下《守株待兔》)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16页: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浅析
    注释似有疏漏。
    课文注释七处,分别是“1.本文出处;2.株;3.走;4.因;5.释;6.耒;7.冀”。所谓“疏漏”,是说“得”字应注释却缺失——两处“得”字——“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之所以说应注释,是因为这两个“得”字,字形同一但语意不一。
    “冀复得兔”之“得”,可释为得到,获得,但“兔不可复得”之“得”,则不可释为得到、获得——应为被得到、被获得——被动。
    先看这两个分句的语意:
    “冀复得兔”——(宋人)希望再得到(触株而死的)兔。
    “兔不可复得”——(触株而死的)兔不可以(被宋人)再得到。
    再析这两个“得”的不同:
    “冀复得兔”之“得”,是宋人的主动的动作,是说宋人得到兔;“兔不可复得”之“得”,是兔的被动的动作,是说兔被宋人得到。前“得”发出动作,施动也;后“得”,接收动作,受动也:施受同词。若不注释,则难自悟——因“难”以理解而变“得糊涂”。
    如题。
教师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