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

帖子389682

进入论坛

对联的阐释似有失偏颇

磁场2014

楼主2019-08-08 21:55

对联的阐释似有失偏颇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34页《各具特色的民居》:

    比如,承启楼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谋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浅析
    对联的阐释似有失偏颇。
    上联提及“勤和俭”,涉“德”,较虚;下联提及“读与耕”,涉“业”,较实。而接着的阐释“表现了……的愿望”中提及的“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则只回应上联而没回应下联,只虚不实,此为疏漏,缺失。至少有欠严谨,或说是不够客观。这使得学生理解对联同步出现疏漏,以为只有“勤与俭”之意,而无重视读书与农耕之实。反倒是阐释所述“子孙和睦相处”,对联并没有相应的文字,是自说自话。
    于是,对联有的,阐释缺失;对联没的,阐释倒有:这可算是怪事一桩了。
    本来,对联文字明白如话而非晦涩难懂,但阐释明显偏离:也是怪事一桩。

    笔者于2016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教师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