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修饰皆非――六年级上册《城市之肺》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162页《城市之肺》:
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
浅析
疑似差错有二。
一、“树木”与“灌木”不可如此并列
且看课文的总述,“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
分述一,“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
分述二,“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
这里把“树木”与“灌木”等同看待了。实际上,树木与灌木不可并列,两者不同层次,互为上下位词。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下有灌木、乔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与灌木是包含与包含于关系,如同“水果”与“香蕉”不可并列一样。此其一。
述说角度应一不一。说“杨树、椴树和槭树”用“树木”作领属,较远之属(近属为乔木);说“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则用“灌木”作领属,邻近之属。一远一近。犹如两个小学生站在一起,都是广州市的,介绍时说“这个是广东省的小学生,那个是广州市的小学生”。此其二。
灌木可与乔木并列。“杨树、椴树和槭树”是乔木。原文“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可改为“有些乔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把“树木”改为“乔木”。
教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