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年级“丁冬”――四五六年级上册
课文
1-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四年级上册19页《语文园地一》: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1-2.同册160页《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你,延河丁冬的流水,……
2.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五年级上册179页《百泉村(四章)》:
每次,桶底儿刚轻轻碰到泉水,泉里就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那声音是深沉的、遥远的,好像空谷传音。
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6页《山雨》:
……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浅析
浅析
“丁冬”似应“叮咚”。
语言须简洁、规范。若不止一种写法则须取舍,如“回”字有多种写法,还有“椤摺h、、荨⒒病钡茸中危皇褂们罢摺
“丁冬”与“叮咚”是一组异形词,同音同义不同形。那么,哪个推荐使用,哪个非推荐使用呢?
一、几部较有影响的辞书推荐使用“叮咚”(例句略)
1. 《汉语大词典》:
1-1.【叮咚】象声词。形容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第3卷30页)
1-2.【丁冬】象声词。(第1卷143页)
2.《辞海》:
2-1.【叮咚】见“丁冬”。(390页)
2-2.【丁冬】今多作“叮咚”。(388页)
3.《现代汉语词典》:
3-1.【叮咚】拟声。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304页)
3-2.【丁冬】同“叮咚”。(304页)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4-1.【叮咚】拟声。模拟金属、玉石等碰撞或水滴落的声音。(310页)
4-2.【丁冬】现在一般写作“叮咚”。(310页)
二、专业词典推荐使用“叮咚”(例句略)
叮咚――丁冬、丁东
拟声。形容玉石、金属器物等撞击或泉水等的声音。
词频统计:叮咚18,其他为0。
三者为全等异形词。拟声词形体多异,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叮咚”为推荐词形。(《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126页)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范例
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2017学年三年级下册16页《语文园地一》)
同一人教版版本,使用词形应一,须一:取“叮咚”,舍“丁冬”。
四、推荐使用“叮咚”的理由之一
拟声词多用“口”作偏旁、部首――“口”为发声器官。
嗡嗡嗡嗡说话;哗啦哗啦翻课本;吱扭响了;哐啷响了;咕咚咕咚有人跑;唔哩哇啦地叫;咔啦一声;嗖嗖地飞来;嘟嘟囔囔地说;嗖地抽出刀来;唧唧咕咕说了;嗷嗷地叫;呜呜地哭;哗哗地向下流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四年级下册57―64页《小英雄雨来》)
上述差错每处计差错2个。
笔者于2008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教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