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论坛

帖子18682260

进入论坛

破解“躺平” 需疏堵结合

市北区hdjdjgw

楼主09-01 17:05

近日,部分网络讨论中出现一种担忧:在持续高压反腐和规范津补贴的背景下,一些干部为了“避免犯错”而选择“少做事、不做事”,即所谓“躺平”现象。这一话题引发不少网民共鸣,既折射出公众对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支持,也反映了对懒政怠政的新忧虑。

一、现象背后:反腐赢得民心,“躺平”绝非主流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反腐败斗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形成。绝大多数干部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为何会出现“少做事、不做事”的议论?一方面,这反映了反腐倡廉的显着成效——纪律约束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在正风肃纪过程中,一些干部存在适应不良和认识偏差。

二、辩证看待:从“不敢腐”到“不想腐”“不能腐”的深化过程

反腐败是系统工程,既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也要完善“不能腐”的机制,最终实现“不想腐”的自觉。当前出现的所谓“躺平”现象,实际上是治理转型中的阶段性现象。

正如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也曾感叹“不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就怕马克思的剃头刀”,这反映的是规则重塑期适应性反应。当下部分干部的困惑,恰恰说明权力运行正在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这是积极的进步。

三、疏堵结合:容错纠错与激励保障并重

破解“躺平”难题,关键在于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

一是科学划定容错边界。要明确区分“为公”还是“为私”、“无禁”还是“明禁”、“集体决策”还是“个人专断”、“不可抗力”还是“失职渎职”。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予以包容,对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既要严肃查处不作为,也要大力表彰敢作为;既要压担子,也要给平台、给机会、给待遇,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三是强化精准问责。 问责是为了更好地尽责。要避免“一刀切”,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对干部的工作失误要历史、辩证、客观地看待,保护那些作风正派、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四、担当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广大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反腐没有休止符,担当更没有完成时。破解“躺平”难题,需要持续深化制度建设,既设置“红线”和“高压线”,也划定“安全区”和“激励圈”,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大胆作为,这才是全面从严治党应有的温度和深度。

青岛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