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论坛

帖子18682260

进入论坛

我们单位可以叫官场吗?

每天都在走基层

楼主08-13 06:44

我是一名转业干部,年轻时在部队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前两年转业到地方继续发光发热。我目前是全额事业编,是事业编里待遇最好的。有这么件事,我想请教一下青岛的父老乡亲,今天领导开会的时候说我们职场怎样怎样,我觉得职场这个词用下我们体制内是不是不太合适?我们应该叫“官场”更合适些吧。叫职场显得有些…太低调了。我们单位虽然没有执法权,但也是窗口单位。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官场变职场。
青岛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13条)

  财政部201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口为5392.6万人。这些都是有公务员编制或者事业单位编制的体制内人员。除此之外,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准财政供养人员,估计准财政供养人员总人数超过1000万。加上这部分准财政供养人口,到2014年年底,中国财政实际供养人数超过6400万,占人口比例至少超过4.68%。

  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政府机构进一步扩张,财政供养人口范围不断扩大,到了2021年,中国财政供养人口至少超过8000万。

  理由如下:

  一、明确财政供养人口的定义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政府财政负担工资收入的公职人员,涉及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又称国家公务员,在国外称政府机关雇员或文官。

  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又称公职人员,在国外称政府雇员,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人员,还包括由财政供养的公共机构人员,如公立机构的教师、医生、环境卫生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等,中国则包括诸多事业单位人员。这里所说的财政供养,不仅有中央政府的财政供养,还有省级财政、地市级,甚至县市级财政供养的人口。其中,基层政府招聘的工作人员规模庞大。笔者2016年在广东调研时发现,一个十多万人口的乡镇,设立了诸多机构。例如乡镇政府的民政办、计划生育办,工作人员都超过十多人。但这些机构正式公务员编制只有1人,至多2人,其余大部分工作人员属于镇政府招聘人员,他们的收入主要有县区、镇财政提供。这姕招聘人员,自然也属于政府财政供养人口。

  二、财政供养人口增加1600万来自何处?

  7年来,中国财政供养人口持续增加,至少增加了1600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机构人员的增加。以公务员队伍为例,2014年,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17万,7年来,全国大约增加了10多万公务员。目前,全国公务员总数接近730万。

  公共机构人员较多的领域是卫生和教育。2021年我国现有教师总数已达到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比2014年1514.1万人增加276万人。202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47.5万人,比2014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1023,增加了323万。也就是说,仅仅教师和卫生人员数量,全国就业人口总数就超过3100万,在7年中就增加了600万人。虽然这600万新增加人员中,并不完全由政府财政供养,也包含一定数量的民营卫生机构和民营教育机构人员,但由于这两个行业中,民营机构占比不高,新增加的600万人员中,绝大多数属于政府财政供养人员。

  二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村民小组主要负责人纳入财政供养人口范围。

  自2012年起,街道居委会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纳入了政府财政供养范围。2020年民政统计显示,中国有51.7万个村委会,11.1万个社区,总计62.8万个社区。每一个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由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平均7至9位,取平均数8位计算,仅仅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就超过500万。

  自2014年以来,街道的居委会下属的社区工作人员,村委会下属的村民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也逐渐纳入了政府的财政补助范围,且补助额度不断在提升。这些属于准财政供养人口。国家民政部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62.8万个社区,每个社区工作人员6-7位,民政部统计显示,全国社区工作人员超过400万。民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村民小组376.1万个,如果每一个村民小组负责人以1人计算,全国就是376万人。今年一月笔者在海南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村民小组领取政府财政补助人员,多于2个及以上。也就是说,全国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和农村村民小组负责人,新纳入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至少超过770万。农村村民小组负责人,虽然财政补助只是他们兼职收入,与专职的财政供养人口相比,他们的人均财政补助费用相对偏低,但近年来一直不断提升。

  三是机构增设带来的人员增加。近年来,由于政府机构调整,政府部门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一些部门由于维稳等需要得到了充实加强,导致了政府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例如,城市区一级的政协组织,城市城管人员,近年来机构在扩展,人员在充实。由于维稳的需要,例如,城市地铁增加的安检人员。新增设人员中,最大量的是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增加,这些人虽然不属于正式人员编制,甚至在一些部门,这些招聘人员被称为临时工,属于典型的准财政供养人口,但随着时间推移,临时工越来越多成为有正式编制的人员。例如,公安系统的辅警,原为“合同制民警”,2000年左右这支队伍被解聘,以后又恢复成“联防队员”,到2002年正式称为“辅警”。但此时辅警人数十分有限。2016年1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里面称之为“警务辅助人员”,他们已经成为正式公安人员的组成部分。今天的辅警在公安机关各个警种中都有配备,担负着交通管理、治安巡逻、设卡守候、看管物品、维护治安秩序等工作职责,而交通部门的辅警也叫“交通协管员”。全国有多少辅警,笔者没有找到权威的说法,但有400万和200万之说。以全国辅警人数200万计算。公安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61名民警、131名辅警因公牺牲,4375名民警、3420名辅警因公负伤。这些数据说明,辅警已经成为公安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2014年6400万财政供养人口中,辅警没有包含在内。

  此外,城市城管人员中的协管员,近年来增加迅猛,至少超过百万之多。

  综合以上三部分,也只是对对其中部分行业的人员进行计算,纳入政府财政供养人口范围的新增加人员,7年时间超过1600万。

  全国财政供养人口,包括准财政供养人口在内,究竟有多少,需要权威部门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依笔者计算,超过8000万没有疑问。(来源:公众号-常态观察)

  所有的职业都一样,没有哪个就是奉献的,别个就不是。所有的职业都有风险,夸大其中之一,并搞成丰碑,装修、篡改、煽情、催人泪下,不过是驴脸前吊着的胡萝卜和马屁股后头飞扬的皮鞭子。

相关统计表明,截止到2021年,财政供养人员超8000万,每年供养费占全国税收的40%以上!

吃财政饭的人太多,纳税人已经不堪重负!

你这个三观建议重造。怎么职场很低级么。

别自认那么伟大,还你奉献给祖国和人民,难道不是养着你?
嫌低不愿干别干。

每天都在走基层: 我的三观很正,这点不用怀疑。组织多年来一直将我放在一线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想做,可没办法,就想做点基层工作。

真把自己当“官”了?

时代不同了,几十年前如果有人叫你“同志”那是对你的信任。现在叫你“同志”,哈哈哈那是某些方面的展示与方向{103}

时代不同了,几十年前如果有人叫你“同志”那是对你的信任。现在叫你“同志”,哈哈哈那是某些方面的展示与方向{103}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