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好好的孩子,下一秒突然大发脾气,大喊大叫、摔东西,甚至做出冲动行为,让家长们措手不及、头疼不已。孩子这些情绪失控的表现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原因?又该如何应对?
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孩子情绪失控主要有以下几大成因:
●认知不吻合:当现实情况与孩子内心的预期、想法不一致时,比如原本计划好去游乐园却因下雨取消,孩子就容易因心理落差而情绪爆发;
●努力未获认可:孩子付出努力却没有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比如认真完成的手工被忽视,内心的委屈和失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情绪失控宣泄出来;
●需求未满足:无论是生理需求,如饥饿、疲惫,还是心理需求,像渴望陪伴、尊重,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也可能用激烈的情绪来引起关注。
想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试试这两个实用策略:
1、 深度觉察情绪根源:孩子情绪爆发时,先别急着批评制止,而是等孩子稍微冷静后,温和询问:“刚才那么生气,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呀?” 引导孩子表达感受,一起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比如孩子因没被叫起床发脾气摔东西,沟通后发现是担心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找到根源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2、关注情感需求,引导情绪管理: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满足。同时,教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小技巧,如深呼吸、数到 10 再说话,或是去安静的角落待一会儿平复心情。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 “情绪约定”,比如生气时不可以打人、摔东西,用语言表达不满。
以真实案例来说:男孩轩轩早上因为妈妈没及时准备好他喜欢的早餐,突然大发雷霆,不仅打翻了碗筷,还冲着妈妈大喊大叫。妈妈没有立刻斥责他,而是等轩轩情绪稍微缓和后,抱住他说:“妈妈知道你没吃到想吃的早餐很失望,愿意和我说说吗?” 轩轩委屈地表示担心饿着肚子上课。之后,妈妈和轩轩约定,以后前一晚可以提前沟通第二天想吃的早餐,如果没准备也不能发脾气,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慢慢地,轩轩学会了用平和的方式表达需求,减少了情绪失控的情况。
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有晴有雨很正常。掌握正确方法,就能帮孩子成为情绪的小主人!
青岛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