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这个项目迎来了它的“大考”,然而等来的不是本息兑付的喜讯,而是融资人和担保人的“耍赖”。他们毫无诚信可言,公然拒绝偿还债务,致使项目发生实质性违约。这一行为不仅打破了投资者的美好幻想,更是撕开了某些企业丑陋的面纱。
在金融市场里,信誉就是生命。此次违约事件,对青岛的融资环境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创。试想,连有着国资背景的城投公司都能公然违约,未来谁还敢轻易将资金投向青岛的项目?后续青岛若想再进行融资,恐怕要面临重重阻碍,毕竟没有哪家金融机构或投资者愿意与毫无信用的对象合作。
五矿信托此刻想必也焦头烂额,投资者的信任如大厦倾塌,短时间内难以重建。而青岛相关企业的这一短视行为,让整个城市的融资信誉岌岌可危,后续若想修复,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和代价,只是可怜了那些无辜被牵连的投资者 ,他们的真金白银,成了这场信用危机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