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论坛

帖子7940

进入论坛

『清晨经典沐心』悠游清乐

星辰qd

楼主2021-10-22 06:26

【原文】
林泉幽静多清乐,何必荣封万户侯。(明·罗念庵《醒世诗》)
【大意】
林间泉水幽静清澈,悠游其间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为什么一定要去享受封万户侯的荣耀呢?
【延展】
现代人的旅游,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脚步过于匆忙,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慢慢体验和享受旅游的过程,仔细地品味和欣赏沿途的旖旎风光。
古人的旅游是一种深度参与、全身心投入、慢节奏享受的文化体验过程。这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衷于通过旅行来丰富人生体验、寄寓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古人而言,旅游不是短暂的放逐、逃避,而是追求一种“人在旅途”的生活方式。在漫游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将山水视为审美的对象,从中参悟人生哲理,排遣愤懑之情,消解浮躁之气,使心理得到慰藉,精神得到寄托。古人在游历自然山水和人文古迹中,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唐代诗人杜甫年轻的时候,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他没有因此而沉沦颓丧,而是通过游历东鲁,登临泰山体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激发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这次游历使杜甫的意志得到锻炼,视野得到拓展。
古人常常在游历之中进行着艺术和文化的创造。“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月朗风清、山明水秀,自然的美好激发文人的生活热情和创作灵感,旅行使他们的想象力充分迸发,创造力随时涌流。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文艺精品都是旅游生活体验的艺术结晶,都与漫游的生活关系密切。古代许多的思乡诗、赠别诗、登高诗、山水诗、田园诗、郊游诗、咏怀诗都是旅行途中的艺术创造。许多的名胜古迹因文人骚客的题诗题字而声名远扬。前人旅游途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后人旅游的文化体验。古人不是躲在“象牙塔”中远离生活进行艺术创造,而是在漫游过程中汲取营养、涵养品格、改变气质、获得灵感。
现代人也应该学会通过旅行的文化体验来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在旅行生活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活之美,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易学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