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战国.荀况《荀子·非十二子》)
【大意】
君子以品德修养不够为耻辱,不以受到了侮辱为耻;以没有诚信为耻,不以不受信任为耻;以没有能力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延展】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红顶商人。
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随机应变,而绝不投机取巧,诚信经营,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在赢得美名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
有一次清兵罗尚德在胡雪岩的钱庄存了1.2万两银子,但这个罗尚德既不要利息,又不要存折。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罗尚德以前在老家时是个赌徒,花掉了岳父家很多钱,而岳父曾提出“宁可退婚也不要这些银子”,这深深地刺激了罗尚德的自尊。
为此,罗尚德在当兵的十几年中积累了1.2万两银子,准备还债。可就在罗尚德准备回老家还债时,上面来了军令,要军队去前线打仗,罗尚德觉得上战场生死未卜,自己在杭州又无亲无故,就相信胡雪岩的钱庄,存折放在身边还不如放在胡雪岩的钱庄。
胡雪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按3年的利息算,并办理了一本存折,交由掌柜代管。
后来,罗尚德战死沙场。他生前委托两位同乡,若自己战死,就请他们来钱庄提取银子回老家还债。两位老乡没有任何凭据,担心到钱庄提不出银子,但胡雪岩在核实了他们的身份后,马上为他们办理了取兑手续。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胡雪岩的钱庄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信任,生意也越来越好。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胡雪岩用陶朱公的商训作为家训,要求家人经商要诚信,做人要守信,以不守信为耻辱。
易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