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论坛

帖子7940

进入论坛

『清晨经典沐心』人弃我取

星辰qd

楼主2020-03-08 05:47

【原文】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大意】
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
【延展】
战国时期,魏国国相李悝在国内鼓励农民多多益善地种粮食,并实行“平籴”法,丰年时国家平价收粮食,荒年时再以平价卖粮食。洛阳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富商名叫白圭,他从李悝的政策中受到了一些启发,想出了一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赚钱理论。他的做法是:别人如果因为过量生产低价销售,他就多收购,当别人高价要买的时侯,他便卖出。白圭是这样操作的:当粮食丰收大量上市的时侯,价格便宜,他就买进并囤积起来;此时正好是蚕丝、漆价格好的时侯,他在这时侯把囤积的蚕丝跟漆高价卖出去。到了蚕丝出产的时侯,蚕丝价格便宜了,他又低价收进,而此时粮食的价格又上涨了,他这时及时高价卖出粮食。白圭乐此不疲地通过这样低买高卖的手法,他的财富也迅速地增长了。
人们都觉得白圭很会做生意,就纷纷向他请教。白圭说:“做生意,要用智慧计谋,还要果断。智谋不足的人,不能随机应变;勇气不足的人,不能当机立断;仁义不足的人,不能做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意志不够坚强的人,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因此,你们虽然想跟我学习做生意的本领,我也无法使你们完全掌握。”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恰好讲了一个反面的故事:
蹶叔很自信。他在龟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种稻,用低地种谷。朋友告诉他稻与谷的习性,让他换过来种。蹶叔不听,结果种了10年反而连粮仓的一点储粮也赔上了。于是,他去朋友的田里察看,这些田收成都很好。他对朋友说:“我知道悔改了。”
不久,他到汶上跑买卖,看到哪种货物最畅销,就赶着去买,常常和别人抢购,货物刚到手,许多经销这种货物的人也都赶了来,因而他的货物就很难卖出。朋友告诉他:“会做买卖的人,常买进人家所不急于买的货物,时候一到再卖出去,就会成倍地获利。”蹶叔不听。这样一直做了10年买卖,弄得异常穷困。这时又向朋友施礼说:“从此以后,不敢不悔了!”
过些时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请朋友也一块去,于是他们泛海东行,到了深海。朋友说:“要到归墟了,再前进,恐怕难以出来!”他又不听。船进入了深海之中,一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于一次强烈的海风和浪涛的推动,船才漂了回来。到这时,蹶叔头发全白,身体像干肉一样瘦,没人认识他了。他向朋友叩头,仰天发誓说:“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阳作证!”朋友讥笑他说:“你悔改了,只是为时太晚了!”
蹶叔不顾取予以时的经商规律,与别人争买卖之价,结果使自己日渐困窘,这个故事从反面证明了经商必须深谙“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道才能乘时射利。
易学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