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霞光

帖子240813

进入论坛

母亲的谚语

柳韵

楼主2020-12-02 09:00

我几乎是听着母亲的谚语长大的——

    大约是从刚刚懂事时开始,母亲便常常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给我们哼一些处世做人
谚语: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心急喝不得热粘粥”,“小心强似懊悔”, “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人叫门”,“水有源,树有根,不孝父母没良心” “黑老,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一亩地要个场,一辈子要个娘”“十分心眼用九分,留下一份给子孙”等等。母亲常常是一边哼,一边作解释,尽管是一开始懵懵懂懂者居多,但是慢慢地就有了一些领悟和理解。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几条,如勤谨勤谨吃饭也准懒惰懒惰必须挨饿”, 记得那时候年幼好玩,或者因为看书,耽误了大人交办的零活,母亲便会说出这句谚语给我听,我听了后就会赶紧去工作,这使我养成了终生不算懒惰的好习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则让我终生有着很强的荣誉感,事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以便博得别人的夸赞;“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则让我知道了,不要随便说伤害和刺激别人的话,说话要让人家喜欢听能接受;“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则让我懂得了做事情要早下手、早准备,避免“仓促上阵”,不打无把握之仗。而“老实常常在,刚强是非多”则更多地是对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我打小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束手束脚,从而失去了许多活力,终于难成大气候。

我觉得,母亲的谚语中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有这样几句 ——“活到老,学到老,八十三岁还学巧”,“有利无利,常在行里”,“这山望着那山高,登上山顶一样高”,“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等。这些谚语,让我保持了终生好学的习惯,如今尽管年近古稀,依然孜孜兀兀,不惮劳苦,昼夜读写。记得我年轻时曾经一度为了选不好学习方向而苦恼,常常是学几天语文,又学几天英语,再学一阵子机械或者医学,在我彷徨游弋之际,是母亲的谚语“有利无利,常在行里”,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等谚语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从“常立志”变成了“立志常”,最终选定了文学作为我的终身事业并再也没有动摇过。如果说如今我能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成绩的话,那首先应当感谢我的就是我的母亲。

记得我年轻时,性格是非常内向的,总喜欢一个人闷着做事情,不太愿意和别人交往,常常是孤家寡人,郁郁寡欢。这时,耳边就会响起母亲的谚语,如独龙不能下雨”,“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人有世界,无人无世界”,“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宰相肚里能撑船”等等。这些谚语让我尝试着与同学、同事、邻居甚至是姊妹们多接近、多沟通,告诫我做人不能小肚鸡肠,而是要能宽容大度,并尽可能地去帮助周围的人们,从而得到了他人的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别人的真心和友情。

母亲还能说一些关于节令和气象的言语,如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春雨贵似油,夏水遍地流”,“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六月北风当日雨,好似亲娘盼闺女“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雷雨三晌”,“鱼鳞天,不是下雨也风颠”,“三九不冷,三伏不热”,“蚂蚁垒窝,大雨成河”等等。听着母亲的谚语,无形中增加了我的观察能力,平日里我常常会不自觉地观天察地,心中默念着母亲的谚语。例如每每八月十五,如果遇到阴云密布,星月无光时,我便会想正月十五一定会“雪打灯”的,并把此念牢牢记在心中,以待来年验证;再如清晨出门如果看到蚂蚁倾巢而出时,我便会告诉别人:“今天会下雨啊!”然后便赶紧返回家去拿雨具;最令人高兴的是春节前下了大雪,我便像农人一样地欢欣,逢人便讲:“瑞雪兆丰年啊!”“今年一定好收成啊!”

母亲的谚语中,让我受益终生的还有那些有关健康的话语,例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老白头”,“房宽地宽,不如心宽”,“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饭前喝口汤,胜似人参汤”,“葱姜不离怀,百病都不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吃饭欠一口,活到九十九”等等,多少年来我从没有忘记过它们,并一直在践行之,如果说我年70还算健康的话,这其中便有母亲的功劳。另外,小儿要得安,常受饥与寒”这也是母亲常讲的一句谚语,现在每每遇到年轻的家长给孩子穿得过多,吃得过饱时,我便会拿出母亲的这句谚语来规劝他们。

     母亲并不识字,但脑子里却记下那么多谚语这些谚语恰如一部百科全书,教我如何做人处事,如何立身自强虽然母亲在十年前已经离我而去,但是直至今天,母亲的这些谚语却依然很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

刘书章

夕照霞光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