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帖子483196

进入论坛

公益助学的重点应是“赋能”而非“资助”

ftoul123456

楼主2018-10-17 15:56

叮当尚学:公益助学的重点应是“赋能”而非“资助”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公益是有钱人才做的事,其实不然,做公益是需要钱,但也不仅仅只需要钱,更加需要的是广大爱心人士的自觉参与和自主带动。在叮当尚学看来,公益助学的重点也应该是“赋能”而非“资助”,现在很多企业都本末倒置了,真正做到的是少之又少。
  公益助学的重点应是“赋能”而非“资助”
  确实,帮助贫寒学子解决资金困难是首要工作,但后续孩子的成才成人问题也不容忽视。帮人帮到底,扶人扶上马,在关注物质资助的同时还应与“育人”相结合。
  一味的囿于单一的物质援助、经济“输血”,而忽视精神资助与真正意义上的“造血”援助是不可取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贫困生不仅存在着经济困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如脆弱敏感、自卑倾向以及抑郁封闭等。有不少同学还“人穷志短”,不仅不愿接受别人的资助,也不愿参加勤工俭学工作,缺乏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而高职院校的“勤工俭学”工作又往往缺乏技术性的工作岗位,只停留在简单劳动力的层面上,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与专业素养。
  针对上述问题,叮当尚学着重加强了对贫困生内在精神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关怀,重视其“育人”功能,把重点工作放在了提升学生的“软实力”上面。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精神的资助、心理的辅导、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发展其良好的人格与品行。具体措施比如:针对于已获得爱心贷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申请通道,帮助其自力更生;开展线下走访慰问活动,热心关怀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最后,叮当尚学认为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要从内在的工作机制入手、从资助资金的来源等方面入手,还应注重其“育人”功能的彰显,真正提高贫困生的“软实力”,实现“助学”与“育人”的有效结合,往后我们也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奋进。

教育论坛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0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