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

帖子259891

进入论坛

墨染聊斋:阚志经教授与蒲松龄跨越三百年的艺术对话

格里

楼主10-29 07:55

墨染聊斋:阚志经教授与蒲松龄跨越三百年的艺术对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当著名画家阚志经教授挥毫为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文博馆题写馆名时,这句蒲松龄的诗句仿佛在墨香中复活。
近日,备受瞩目的聊斋文化节暨聊斋研讨会在山东淄博隆重举行,当代画坛巨擘阚志经教授的莅临,成为这场文化盛宴的焦点。

丹青结缘:从画境到聊斋的奇幻之旅
阚志经教授,字圣经,号神道,1958年出生于青岛,祖籍高密,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师从国画大师范曾先生。中国当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被誉为“新文人画风的开拓者”。现任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分院院长,青岛东方艺术学院副院长,青岛培文学校美术学院院长、专家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中国新闻出版社、青岛科技大学、大连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厦门大学、喀什大学艺术学院、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等国内外15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定期讲座,《中国与海外》画报社山东省分社社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烙刻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委员等。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作品曾荣获中国美术金奖、法兰西艺术院骑士勋章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世界著名艺术机构收藏。阚志经现任
此次阚教授应邀出席聊斋文化活动,不仅为蒲松龄纪念馆、文博馆题写馆名,更被聘为蒲松龄纪念馆名誉馆长及蒲家庄荣誉村长。阚志经教授回赠蒲松龄第13代孙蒲伟业馆长《阚志经书画集》大红袍,并书赠“卧雪凌云”、“警世聊斋格言”等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意境高远,寄托了对蒲氏后人坚守文化传承的敬意。此举不仅彰显了艺术大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架起了传统文脉与当代人文精神对话的桥梁,为聊斋文化的传播注入深厚的艺术底蕴。
在受聘仪式上,阚教授动情地说:“蒲松龄先生‘孤愤之书’成就‘鬼狐史’,我辈当以‘孤愤之笔’续写‘翰墨缘’。”

画魂书魄:现场挥毫续写聊斋新篇
研讨会现场,阚志经教授即兴创作《聊斋意趣图》,画中一书生伏案疾书,窗外狐仙若隐若现,恰如《聊斋志异·青凤》中“弱态生娇,秋波流慧”的意境。这幅作品与其近年创作的《聊斋系列》书画集,被蒲松龄纪念馆永久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

“此正如《崂山道士》中的‘穿墙之术’,”阚教授笑谈创作心得,“艺术要的便是这种突破现实壁垒的勇气。”他的《聊斋系列》作品,以水墨再现了《婴宁》、《聂小倩》等经典形象,在传统笔墨中注入现代审美,实现了与蒲松龄跨越三百年的艺术对话。
古今交融:第13代传人与当代艺术家的握手
仪式的高潮出现在阚志经教授与蒲松龄第13代孙蒲伟业馆长的作品互赠环节。阚教授将现场创作的《狐谐》赠与蒲伟业馆长,而蒲馆长则回赠了蒲松龄手稿复刻本。
两人手持作品并肩而立的画面,仿佛完成了两个艺术时代的交接。 蒲伟业馆长表示:“阚教授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聊斋志异》在当代艺术中的延续,正如先祖在《白秋练》中所述‘真知古人不必尽似,但得其神耳’。”
艺术永续:聊斋文化的新生命
阚志经教授作品的永久展览,为蒲松龄纪念馆增添了新的艺术维度。参观者不仅能够领略蒲松龄的文字魅力,还能通过阚教授的画笔,感受聊斋故事在视觉艺术中的重生。
正如《聊斋自志》中所言:“茫茫六道,何谓无稽?”艺术与文学的交融,从来都是超越形式的灵魂共鸣。阚志经教授此次与聊斋文化的深度结缘,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开创了当代艺术与古典文学对话的新范式。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阚志经教授用他的画笔,续写着“鬼唱秋坟”的艺术新篇,让聊斋文化在墨色氤氲中,获得了跨越时空的永恒生命。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1763044964
蹉跎岁月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2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青岛新闻客户端

爆料100%有奖 奖金最高万元

我说两句

打开青岛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