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聊金陵八家之二,和李岩老弟聊聊高岑和葉欣
李岩老弟,金陵八家的高岑可不是一般水平!咱先看看他的畫作:
李岩老弟,你看到這些作品。肯定為之一震。氣勢宏偉、山疊峰險、雲霧浸繞、山高水長,似入仙之境。史評他在龔賢之下,我不為之然也。咱再卿聊他的性格。史稱他長的很帥。妥妥的一個帥哥。對仕途不屑一顧。豪氣衝天,傲氣十足。有李太白之風,潘安之形態。他二十三歲時明朝滅亡。又在清朝度過了四十三年。也算長壽了。當他是個英俊青年時。卻是國破家亡。空有滿腔熱血,而報國無門。看到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不能為之撫也。心中之恨丶眼觀之狀無以噴發。只有拿起筆毫,描繪江山以洩胸中之怨。
明朝亡後,高岑從杭州老家去了南京。進了廟門拜主持大和為師。並以此為生活。開始拜當地朱翰先生學畫。他生性怪癖,傲世輕物。但勤奮好學,機靈智聰,南京和附近的山山水水也吸引他才智迸發。學董源、巨然。後更是癡迷元代黃子久、倪讚。近學藍瑛、沈石田。董、巨的氣魄渾厚,靈秀峰險。黃子久的筆墨皴染尤其“短披麻”得心應手?沈周的粗衣亂服、氣韻生動。藍瑛的章法佈局、山林樹木都是他臨習的範本。
李岩老弟,你發現沒有,凡有大成績書畫家,都有一種怪癖。古今中外概都如此:元倪讚、明陳老蓮、徐謂、清八怪。外國高更、波洛克、莫奈……等,我認為有怪癖者都屬一根筋,只有一根筋才能超出旁人,做什麼事都專心致志丶死不回頭。你說對不對。高岑也屬這類人,一生遠離喧囂,孤傲自樂,史書載:雖叫八家,但他們很少來往,偶而聚一塊,也只是聊卿畫技。概無其它。
李岩老弟,下面咱吟幾句明朝另一個大怪一一陳繼儒的詩句。就知道在明清交替之機。一邦文化人的思想狀態。也就明白高岑的現狀了。“結纓正冠之態,焦頭爛額之時。倚才高而玩世,不知顛倒方為小人。不知惟折磨乃見我輩,不知人情舉世皆畏途。”真可謂窺之一斑,皆知全豹。是不是李岩老師?
李岩老弟,咱接著聊葉欣。葉欣一一上海人,史無生辰記載。從他的畫中知道他生活在清初時期。從遺象中也知是出家之人。和高岑等人有活動,便為金陵八家之一。他的畫主要學宋朝宗室趙令禳。趙令禳一一宋太祖的五世孫,宋有規定:宗室無外放之令,一律不允出京(洛陽)。所以這趙令穰閒著無聊,便在洛陽地區傻逛。逛著逛著看洛陽景色不錯,便畫了起來:什麼山村魚釣,小徑溪水,曲
徑通幽,蕩葦湖畔……等。而成了大畫家,流傳千古。葉欣受到他的影響,便一古腦的向他學習,這也在金陵畫家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便為人所讚,成為八家之一。
葉欣遠學趙令穰,近學姚允在。姚允在是明晚期的一位大文人,喜畫扇面。對宋人山水特推崇。在當時他掀起了一股學宋畫的風氣。姚允在也很傲氣,他的畫一般不送人,因他是皇室的門客,不愁吃穿,所以不賣畫。葉欣對他佩服之極。當時許多文人都以姚為楷模。葉欣的畫也受其影響。空靈渺渺,山虛樹空,一水一舟,墨毫淡淡,筆頭輕輕。荒橋野渡,鴻鵠孤飛,空曠野遊,山秀水清,秦關漢月,曲徑通幽。皚皚白雪,白白山峭。真所謂空之又空,靈之又靈。他的這些意境與他的思想密密相關。看破紅塵,不求奢望。以思為圖,不求真像。當時大學者、大收藏家、書法家周亮工資取小品百幅收藏為冊。可見其精妙。
李岩老弟,南宋時期和明未清初為什麼都會出現一批特質的文人墨客?因為兩個漢人政權都被異族滅了。在當時文人墨客心裡這是莫大的恥辱,天大的仇恨。很容易激起思想之波動,創作之高潮。有人抗爭,有人避世,有人發洩,有人圖之。可謂環境造就人才,我說對吧?李岩老弟。
註:編確指導:李岩(作家、書畫藝評);原創:任秋明(資深文博工作者、書畫教授);校對:慕羨紅(文史工作者、任秋明學生)。
請欣嘗任秋明書畫作品:
2025年9月10日中午晴编辑于青岛格里居
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