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光 多彩春秋
——即墨画家黄祖云画展在即墨美术展览中心开幕纪实
青岛李岩摄影报道
2025年4月28日上午,即墨画家黄祖云画展在即墨美术展览中心揭幕。黄祖云老师的这次艺术之旅
——墨色春秋,无疑是一次文化艺术盛宴。墨韵流光,如诗如画,墨色交融,笔触细腻,展现出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墨色浓淡相间,流露出画家内心情感,观者亦能从中感受到国画中的意境和情感。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本次画展在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隆重揭幕。展出的作品丰富多彩,涵盖了传统水墨中的山水、人物和花岛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和创新。
黄祖云其人,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善良质朴,为书画艺术奉献一生。早年他师从著名指画家张伏山,学画刻苦,技艺精湛,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深受书画爱好者的欢迎,令人尊重!踏上这次文化艺术之旅,深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国画的魅力,其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在展览中心,欣赏黄祖云老师的杰作,同时感受到传统国画艺术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次文化艺术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墨色春秋,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一笔一划间,承载着文人的情怀与智慧。墨色流淌,如诗如画,勾勒出华夏大地的壮丽山河。在墨色春秋的世界里,我们感受着传统文化艺术的厚重,领略着文化艺术的韵味。
黄祖云,字山泉。1944年出生祖籍青岛即墨。他自幼爱好书画。青年时代拜著名画家张伏山、邵庚泉老师学画,在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以传统为基础走向绘画的正路。1966年在张伏山老师的引导下去山东省艺术学院向关友声、于希宁等教授学习书画。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山东省刻字艺术家协会会员、青岛美术协会会员、青岛市指墨画协会名誉主席、第十届即墨政协常委委员、青岛即墨工艺美术厂技术厂长。
其画取法唐宋而不泥古,师外造化,自树新风,行遍祖国大好河山,写尽神州奇花异草,创作百米四季花鸟长卷,归纳各种花草画法。创作孔雀、仙鹤、鸡、翠鸟、鱼等各种技法,作品不惟在国内展览并获奖,更在香港、加拿大、日本等海外展出。
1998年在日本参加国际绘画大展,作品《神威长存》得金奖;
2000年入选中华魂大展,王光英、高占祥、沈鹏等签发入选证书;
2009年《馨雅兰香》参加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
2010年《放风筝》参加全国工笔画大展;
2019年《海收丰年》参加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几年在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创作中心潜心深造。有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各位教授悉心指导,墨法大变,不断升华,独创蹊径,泼绘新章。
在这次展出中,其国画作品《松鹤长春》,是一幅充满祥瑞之意的中国传统花鸟画,尽显自然生机与美好寓意。画面以两只丹顶鹤和一棵松树为主要元素。两只丹顶鹤姿态优雅,站立在松树枝干上。丹顶鹤羽毛洁白,头顶的红色与黑色的颈部、尾部形成鲜明对比,细长的双腿稳稳支撑着身体,长长的喙微微弯曲,仿佛在观察周围的环境,生动展现出其高贵、灵动的气质。松树的枝干虬曲苍劲,以淡褐色描绘,展现出其古朴的质感。松针用浓墨绘制,细密而整齐,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背景用淡墨渲染,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树木轮廓,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构图上,采用了简洁而均衡的布局,丹顶鹤位于画面中心偏上位置,松树占据画面下方,给人以和谐、稳定之感。
画家运用细腻的笔墨技法。丹顶鹤的绘制线条流畅、细腻,通过墨色的勾勒和色彩的渲染,生动表现出其羽毛的质感和形态。松树的枝干用淡墨和赭石色皴擦,表现出其纹理和立体感,松针则用浓墨点染,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不同植物的独特表现方式。色彩运用上,以淡雅为主,丹顶鹤的红色头顶、黑色颈部与白色羽毛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松树的褐色枝干和墨色松针搭配和谐,背景的淡墨色使主体更加突出,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画面左上角的题字“松鹤长春 壬寅年 夏月 黄祖云 拙笔”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创作时间和作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气息。在中国文化中,松象征着长寿、坚韧,鹤寓意着吉祥、高洁,画作通过松鹤的组合,传递出对长寿、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展品中,作品《午马》是一幅融合人物与动物形象的中国传统绘画,颇具古典韵味与文化内涵。画面中有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和一匹马。女子身穿红色长袍,袍上有精致花纹,边缘饰有白色毛绒,显得华丽而庄重。她发髻高挽,插有紫色花朵发饰,怀中抱着一把用绿色绸缎包裹的琵琶,姿态优雅,神情温婉,仿佛正准备弹奏一曲。旁边的马身形矫健,毛色灰白相间,身上有着深色斑点,鬃毛随风飘动,头部微微转向女子,似与她有着某种默契,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画面左上角有一枝开满白色小花的树枝,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雅致与生机。构图上,人物与马处于画面中心位置,树枝在上方,布局疏密得当,给人以和谐之感。
画家运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形象。女子的服饰线条流畅,通过墨色勾勒和色彩渲染,生动展现出布料的质感与花纹的精致。马的外形以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出其肌肉与皮毛的质感。色彩运用鲜明,红色的长袍、绿色的绸缎与马的灰白毛色形成对比,白色的梅花、紫色的发饰点缀其间,丰富了画面色彩层次,营造出一种古典而艳丽的氛围。
画面右上角的题字 “午马 庚子年 黄祖云” 点明了画作主题、创作时间和作者。在中国文化中,马象征着奋进、忠诚,女子怀抱琵琶的形象则带有古典文化韵味,可能寓意着才艺与温婉。画作通过人物与马的组合,传递出一种传统文化的美感与精神内涵,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感受到画家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与表达。
还有山水作品《棋逢石》,是一幅极具韵味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尽显山水之雄浑与静谧。画面以山石为主要元素,展现了雄伟壮观的山水景观。前景处,形态各异的巨石错落分布,岩石的纹理和质感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巨石表面光滑,有的则棱角分明。山间点缀着几棵苍松,松树以浓墨绘制,枝干虬曲,针叶茂密,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画面中部和远景,山峦连绵起伏,部分山峰被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山间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似乎通向远方的神秘之处,给画面增添了纵深感。还有几处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水流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却生动地表现出其动感与活力。构图上,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将不同远近的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山水的辽阔与壮美。
画家运用精湛的笔墨技法。山石的勾勒线条刚劲有力,皴擦技法细腻地表现出岩石的纹理与质感,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对山石质感的独特表现方式。松树的绘制则用浓墨重彩,突出其苍劲挺拔的姿态。色彩运用上,以墨色为主调,仅在山石的部分区域用了少量淡彩,如赭石色等,既保留了水墨画的韵味,又使画面色彩有所变化,营造出一种古朴、淡雅的氛围。
画面左上角的题字 “棋逢石 甲午年金秋 写于崂山 黄祖云” 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创作时间、地点和作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气息。画作借山水之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壮美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宁静、悠远境界的向往。观者能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山水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会到山水之间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人文情怀。
衷心期待业已82岁高龄的黄祖云老师再接再励,不骄不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发愤图强,宝刀不老,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始终坚持传统,努力开拓创新,为繁荣和发展青岛的文化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年4月29日下午编辑于青岛格里居
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