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的柳州终于打卡了。这次来柳州,可不光是吃螺蛳粉。还有很多我想看的。比如去柳州工业博物馆看一看这里的历史,去龙潭公园看看这里的树木、花朵。
我们全程出行8天。算是一个错峰行。7月7号左右,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开始放假了。所以,我们就6月28号出行。等到7月6号我们已经回家了。所以,我们算是没有体会到暑期大部队。
这次出行从某嗨定了一辆车子。然后,从柳州一直玩到了桂林。幸好他们家异地还车不需要手续费,在线路设置上没有任何负担。6月末的柳州还是很热的。虽然查看天气的时候说是32度左右。但实际上我感觉体感温度在40度左右了。租车的好处就是在景区之间,可以快点钻车里吹空调。
柳州篇
由于这次旅行的起止点都在柳州,所以今天的住宿选在了城中区的五星步行街。我们计划先打卡柳州博物馆、柳江和柳侯公园,这些地方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柳州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馆内有常规的图片和文物展出,有助于初步了解柳州的历史。
柳州,因柳江得名。近日受上游贵州境内暴雨影响,柳江江水浑浊。但柳州人对百里柳江的自豪不言而喻,因为柳州是全国饮用水质最好的城市之一。柳江上共有22座大桥,我们频繁穿梭的是文惠桥和文昌二桥。文惠桥北的东门城楼,是柳州现存最古老的城楼,登上城楼,古往今来的景致交辉相映。
位于城中区的柳侯公园,这里有柳州父母官——柳宗元的雕像。他生命中的最后四年是在柳州度过的。不知是不是巧合,一切都与“柳”字相关。公园俨然成了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晚餐时,我们和一位从未见面却聊了十年的群友见了面,彼此一见如故。作为柳州人,他安排我们在“侗寨厨娘”用餐。
我们近距离体验了侗家打油茶和“高山流水”的仪式感。油茶我虽然不太适应,但制作过程很有趣;“高山流水”其实就是一群姑娘不停敬酒,举手示意才会停。当地的酒味道偏苦,度数不高,能不能接得住全看肚量了。
五星步行街热闹非凡,地下商城犹如迷宫,跟巴黎的地下街巷很像,走错路是常事,连步行导航到了这儿也常常失灵。我们选择的酒店——柳州五星步行街怡程酒店对面就是青云市场。我不太爱逛市场,但那儿绝对是小吃爱好者的天堂。
推开酒店的窗,老市区的景象就在眼前,建筑有些陈旧斑驳,很符合南方城市的共性特点。远处乌云飘来,柳州的阵雨顷刻将至。
Day2出发去荔浦
荔浦不只有芋头!从柳州到荔浦的途中,藏着一处小众景点——荔浦天河瀑布。网上几乎搜不到它的宣传,跟大名鼎鼎的德天跨国瀑布没法比。
想看到天河瀑布,需要在湿滑的山道上步行半小时,一路与青苔、藤蔓和昆虫作伴。走着走着,水声突然“哗啦”响起,抬头一看,一道瀑布直泻而下。仰望瀑布时,四周只剩下水声。云彩压低,大雨骤降,下的都是“无根之水”啊。
大雨留人,我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流着汗,听着雨声和瀑布声,格外自在。雨住,下山。快到荔浦市区时,车子拐了个弯,鹅翎寺就静卧在半山腰。寺院本身没什么好逛的——除了山洞里几块老崖刻,其余都是新砖瓦,味道淡得很。
可它占了个好位置:登上寺后的平台,视野一下子被拉开,像有人突然把窗帘拽到天花板。远处是典型的“喀纳斯”式山形,一重一重,深深浅浅,颜色从墨绿到青灰,像雨后刚冒头的春笋,没完没了地往天边排过去。没有广告牌,没有喇叭声,只有风把云影推来推去。
那一刻,广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两个字:朴实。再补一句:静得能把心里的杂音也一并滤掉。到了荔浦市区,文塔就藏在老市区。其实南宋就有了,最早叫“魁星楼”,读书人为求文运建的。后来几毁几建,到解放初期已经开裂要倒。
今天看它,青砖七层、飞檐小兽,说不上惊艳,但一想到当年全国都紧巴巴,却舍得为一群读书人和一座小塔掏这笔“巨款”,就觉得那一代人做事,真是又朴实又浪漫。下午两点,我们把原本排在第二天上午的银子岩提前逛了。进洞就像钻进一条五彩时光隧道:这边“菩萨开会”,那边“老妪晒被”。
再往前,“龙脊梯田”闪着水光;拐角处,一只“孔雀”忽然开屏争艳,回头时尾巴差点扫到我脸。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灯光换着颜色,石头也换着表情。走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才重见天光。出洞后查资料,才知道原来银子岩像串糖葫芦一样,一口气贯穿了12座山峰,怪不得怎么走都走不到头。
天刚擦黑,荔浦就醒了。小县城归桂林管,我当场宣布:“以后来这儿养老!”理由简单粗暴:氛围对味。我最记得三样:
1.路边箩筐里荔枝10块钱5斤,老板随手再塞两个。
2.桥头一群放学娃,夹着竹席拎着塑料桶,暑假来啦。
3.河堤广场舞高配版——地灯加音响、阿姨们转得比陀螺还稳。
烟火气一升腾,谁还想睡?
1.路边箩筐里荔枝10块钱5斤,老板随手再塞两个。
2.桥头一群放学娃,夹着竹席拎着塑料桶,暑假来啦。
3.河堤广场舞高配版——地灯加音响、阿姨们转得比陀螺还稳。
烟火气一升腾,谁还想睡?
Day3阳朔篇
今天往阳朔走,途经银子岩时便没再二刷,现在腿肚子还在哆嗦。银子岩边上是银龙古寨,建于宋末,如今鲜有人住,不收门票,也没有商户,进去逛就像走自家后院,只需静静观赏。
我很喜欢古建筑,银龙古寨称得上保存良好,全寨没有仿建痕迹,现存的都是明清建筑,呈四合院形式,房宇高大、鳞次栉比。宅院用条石垒基,青砖墙砌到顶,覆着灰瓦,窗棂雕花精致,古朴典雅。当天实在太热,没见到村民。
自 驾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