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村消失的原因是德国人建发电厂和四方机厂,四方村的三大姓,滕、王、徐,这些渔民在四方村消失后大都进了四方机车和发电厂,王家原先在现在的四方机车靠近海云庵的地方有一马车店,德国人建厂需要这块场地,给了优厚条件将这块地圈进了四方机厂,王家适龄的劳力不仅都进了四方机厂,并且还应德国人的要求,将与王家有联姻的滕、徐的很多人也介绍进了四方机厂,当年四方村的三大姓家族也成了四方机车的主要技术力量,其影响力达一个世纪之久,直至解放后,三大姓家族仍是四方机厂的主力,多人曾成为四方机厂的厂级领导。
不经意间,四方机厂的四方村渔民成为青岛代表中国近代机械工业制造技术的领军群体,四方机厂与德国近代机械工业制造技术是同步成长的,也就是说,青岛机械工程师是与德国机械工程师同步成长的。
中国的中车青岛四方机厂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核心制造基地,高档铁路客车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和出口基地。中车青岛四方机厂最早的技术工人是四方村渔民这一历史应该被铭记。 远一点回忆的是,当年四方村渔村面对的胶州湾是一个很大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可以捕鱼、钓鱼,其中就有现在名声在外的“鲅鱼”,沙子口村一带的渔民为了躲避黄海海域风高浪险的险境,都到胶州湾捕鱼,也有很多人甚至迁移到四方村居住,商业往来和通过婚嫁来四方村的就更多了。四方村渔村与沙子口渔村相比,由于四方村亦渔亦农的自然地理环境,比起沙子口村(山村)只能靠捕鱼养家来说算是比较富庶的地方。沙子口一带流行的女婿送老丈人鲅鱼的习俗在四方村一带也一样流行。
现在岛城市区还有一些有“游钓船”(一些停靠在栈桥附近)的人,大都是当年渔民的后人,即使这些人里一些人没有了这些记忆,但他们都会很珍惜现在,有“游钓船”的岛城市民,在岛城寥寥无几,他们不仅是岛城的土著,更是岛城人的历史标识,据说有提案,非岛城渔民后人的市民以后很难拿到“游钓船”的船证,就是要守护岛城的历史和记忆。
近一点回忆的是,富饶美丽的胶州湾海滩自古以来滋润和养活了岛城人,胶州湾海滩的小海鲜让岛城人活得有滋有味,去海滩赶海可是岛城市民全家的集体行动,现在回忆起来是满满的幸福感,用毛笔钓虾虎、用小手摸海螺、挖嘎啦,真是快乐至极,其场景现在来说是一场不太古老的盛景,海滩退潮后,一片“嘎斯灯”点燃了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滩在沸腾中燃烧着、灯光灿烂、人潮涌动、海光似星光四射,这个场景记忆犹新,大胶州湾海滩给岛城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老 四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