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了也是白说——九上《单句和复句》 教材 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单句和复句》,11页: 第一组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们称之为“单句”。第二组的情况要复杂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 浅析 上文第一句单句的定义似白说了。 一、所谓单句定义,其实是句子定义 见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句子的成分》,85页: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此处句子定义与前述单句定义,它俩的关键词语相同: 1.结构:词或短语构成。 2.语意:能独立表达完整意思。 3.语气:特定的(一定的)语调。 可见,九年级上册单句的定义只是对八年级上册句子的定义的抄袭。 换言之,师生要知道的是单句定义,但却以句子定义被告知。 如题。 句子分单句、复句。前者为属,后者为种。如此呈现单句定义是把属概念当作种概念了。这至少有欠严谨。 对术语定义须严谨。 归谬: 若可如此定义单句,那么,也可如此定义复句的,因为复句也是句子句型之一。于是,也就无须赘言“第二组的情况……称之为‘复句’”(教材第二句复句的定义)了——只须把句子定义重复一次便可。 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我们称之为“复句”。 二、单句(复句)定义之种差 定义=种差+属。 定义往往是一个偏正短语。定义的中心词表“属”,它的修饰限制成分表“种差”(该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单句,不可析出分句的句子。种差,“不可析出分句”;属,“句子”。 复句,可以析出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种差,“可以析出两个以上分句”;属,“句子”。 因它们的“属”是句子,故可略去“结构、语意、语气”等关于句子的解说——只指向种差。 1.辞书关于“单句”之说: 《汉语大词典》——【单句】② 语法术语。指不能分析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的句子。与复句相对。 《辞海》——【单句】亦称“简单句”。与“复句”相对。句型之一。常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词组构成。如:“春天来了。”“我读书。”“水!”“下雨了!”“江南的夏天。”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笔者注,词组,即短语,下同) 《现代汉语词典》——【单句】不能分析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语言单位(跟“复句”相区别)。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单句】语法学上指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个特定语调,不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语言单位(跟“复句”相区别)。 2.网络关于“单句”之说: 百度百科·单句——【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愚以为,上述关键词语,一见于网搜的“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种差+属”之定义);二见于《辞海》“常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词组构成”(对单句构成的补充说明)。 其中,《辞海》对单句构成的补充说明: 1.“一个主谓词组”,即主谓句,如“春天来了”,“我读书”; 2.“一个词”,即非主谓句(独词句),如“水”; 3.“其他词组”,亦即非主谓句,如“下雨了”(动宾词组),“江南的夏天”(定中词组)。 三、单句(复句)的另一说法 单句,“=一个分句的句子”——等于且只有一个分句的句子。 此分句实质是单句,因为它是独立的,或说是仅一而足,再无他句。 “分句如果独立,就是单句”(《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 此分句前后均有表示句末停顿的点号(句号、叹号或问号),或者它的前是段的开头,它的后有句末点号。 它可是主谓句,如《辞海》之“一个主谓词组”,也可是非主谓句,如《辞海》之“一个词或其他词组”。 因为单句等于且只有一个独立的分句,所以不可再析出第二个分句,或说是不可再析出两个以上分句。 如果单句是主谓词组,则可析出句子成分;如果单句是非主谓词组(《辞海》所述“一个词或其他词组”),则不可析出句子成分,倒可以分为独词之句或词组之句。 复句,“≥两个分句的句子”——等于或大于两个分句的句子——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等于或大于两个分句”,可说“两个以上分句”,不可说“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病。不赘。 单句的另一说法为笔者之新思考——笔者试从另一角度分析问题。 笔者于2018学年对单句定义提出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