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貌昳丽之议——新差错4(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27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昳丽〕光艳美丽。 浅析 “昳丽”注释似不妥。 “昳丽”之释“光艳美丽”,用以描述男士邹忌,妥当吗?可说这男士“光艳”,“美丽”?说女士还差不多。 一、先说“昳丽”之“美丽” (一)两辞书之释可参考: 《王力古汉语字典》——【昳丽】漂亮,美丽。《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昳丽】漂亮,好看。《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 教材注释或用“漂亮”取代“美丽”——男女通用,或增加“漂亮”义。 (二)加注临时义。 临时义为“这里指漂亮”。 如同本册“旌旗十万斩阎罗”之“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又如同本册“五十弦翻塞外声”之“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 或曰,古汉语可以“美丽”形容男士。 答曰,现代汉语不可。教材注释为现代汉语。 二、再说“昳丽”之“光艳” 应有近似“光艳”的意思,如容光焕发。《辞海》之释可参考: 【昳丽】神采焕发,容貌美丽。《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鲍彪注:“昳,日侧也,故有光艳意。” 愚以为,上面引述的《王力古汉语字典》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之释,有“丽”意却无“昳”意,也欠妥。上古汉语,多为单音节词,除人名、官名、地名、书名、物名等外;况“昳”与“丽”,非同义复词,亦非偏义复词,注释应有“昳”义一席之地。 注释改动见下——引玉之砖: 〔昳丽〕容光焕发,容貌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