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文似缩写不当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缩写)》,112页: 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向老虎劈去,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树上,哨棒断成两截。 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势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往老虎脸上、眼睛上乱踢。 质疑 课文似缩写不当。 浅析 缩写得当与否,本身自有标准衡量。见同页: 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所谓缩写不当,指与标准不合――焦点在“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这句。且看缩写前原文: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不当之处: 1.缩写没“保留主要内容”――“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 换言之,没有武松的跳、退,老虎定然扑着武松,因为此时老虎离武松只有半哨棒那么近。 2.意思不“准确、完整”――缩写后老虎似是主动摆出挨打姿势。 从原文可知,这老虎要吃掉武松而不是与武松闹着玩。它凶残成性,“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缩写不当处使人觉得武松打虎只是捡了个便宜――因为老虎自动送死。敌弱衬我弱。如此缩写,大损英雄形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若依例缩写(不保留主要内容,意思不准确不完整),则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6学年五年级下册字数125,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12.5。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2个(“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45个(至上一篇网文《篇名还是标题――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差错已43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3.6/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是差错率下限1/10000的3.6倍。 笔者于2009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5学年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