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名还是标题――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147页: 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质疑 引号似用错了。 浅析 一、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本组课文,是篇名。 文字“如……”,是对概念“本组课文”外延的例举。例举句等于说,“如(本组课文)……”。此外,从教材目录第2页、教材正文第134页也可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篇名(课文名)。 篇名应用书名号而非引号标示,这毋庸置疑。课文句子应为: 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换言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就是“本组课文”,“本组课文”之一就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二、篇名(《“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包含标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标题包含于篇名。 篇名除包括标题,还包括前言、正文、插图、注释等。 原句引号标示的只能算是标题,即仅仅是概括文章内容的简明词句――如此而已,岂有他哉。或言之,若非篇名仅为标题,何来原句下文“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试改动教材中用书名号标示篇名(课文名)的句子以作比较(每组第二句均把上一句书名号改为引号): 1-1.《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 1-2.“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 2-1.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 2-2.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 3-1.就拿《威尼斯的小艇》来说,作者紧扣小艇,…… 3-2.就拿“威尼斯的小艇”来说,作者紧扣小艇,…… 可见,书名号俱对,引号俱错,这也毋庸置疑。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学年五年级下册字数125,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12.5。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0.1个(“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43个(至上一篇网文《这是低级之错――五年级下册<关于……报告>》差错已42.9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3.44/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 笔者于2010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5学年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