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为一总统领二分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此时才出现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城市之肺》,162页: 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 质疑 第一个句号似用错了。 浅析 试分析原文第一个句子主干: 树木有特性,树木能力强,如杨树、椴树和槭树。 原文第二个句子主干: 灌木能力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 很明显,原文第一个句子的“树木有特性”是总述,同句的“树木能力强……”与第二个句子的“灌木能力强……”都是分述。一总统领二分,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而原文只是一总一分就用句号点断,使得一总似是到此为止,对另一分不起作用――另一分则为另一意思。这有违原意。 原文两个句子实为一个句子――多重补充复句(多重解说复句)。 【补充复句】前行分句说出一个主要意思,后续分句对这个意思作一些追补、解说。分句之间是“主事――补事”关系。(《现代汉语通论》) 【解说复句】分句间,往往是其中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加以解释、说明(这类叫解证复句,有人将其归入承接或并列复句内);或者一个分句总说一件事情,其余的分句分别说明事情的一个方面,两者之间往往用上冒号“:”(这类叫总分或分合复句,有人将其归入并列复句内)。这类复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现代范文语法分析》) 原文一个句子,两个层次,是二重复句,试切分: 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A),Ⅰ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B)。Ⅱ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 第一层(A),前后为补充关系;第二层(B),前后为并列关系。 两个“如”前后均为句子成分之间主语与谓语(动宾)的关系。 我认为,原文第一个句号宜改为逗号。 或曰,原文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岂不更好。 答曰,该处并非第一层关系――分号应在第一层分句处。 若该处要改为分号,则应相应把(A)处逗号改为冒号。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字数个95,000,差错个数下限为9.5。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0.1个(“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12.2个(至上一篇网文《树木灌木乔木――六年级上册《城市之肺》》差错已12.1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1.28/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 本册教材2006学年第1版。 本文为《城市之肺》系列网文之三(共三篇)。前两篇分别是: 1.不合理不通顺――六年级上册《城市之肺》; 2.树木灌木乔木――六年级上册《城市之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