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社区改造电动门成 “摆设”:民生工程岂能如此 “摆烂”?

人气:11806 回复:3打印 | 文字选择:TT

耗资改造的电动门,建好后却长期闲置、迟迟不投入使用 —— 青岛市市南区天山社区的这波操作,实在让居民难以接受。本是提升居住安全、方便日常出行的民生工程,到头来却成了中看不中用的 “面子工程”,这样的改造究竟意义何在?
居民盼着新设施早日落地,结果等来的却是 “看得见、用不上” 的尴尬。电动门从安装到启用,本不该有漫长的 “空窗期”。是验收流程卡壳?还是后续管理缺位?抑或是改造方案只重 “安装” 不重 “落地”,从一开始就没把 “能用” 纳入考量?这些疑问,社区和相关部门不能回避,更不能用 “再等等”“走流程” 敷衍了事。
民生工程的核心是 “民生”,不是 “政绩”。财政资金花出去,不是为了在小区里竖几个好看的 “摆设”,而是要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电动门闲置一天,就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居民多等一天,就是对民生期待的消耗。既然花了钱、费了力改造,就该一抓到底,打通 “最后一公里” 的堵点,让闲置的电动门尽快转起来,让居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期待相关部门能正视问题、主动作为,给出明确的启用时间表,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别让 “为民服务” 变成 “为民添堵”,更别让民生工程沦为让人诟病的 “摆烂工程”。



2025-11-19 19:40:32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2061}


2025-11-21 08:32:05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什么情况?{2064}


2025-11-20 09:57:15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回复此帖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
请绑定实名后进行跟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