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赵先生2025年07月05日清早发现家中空调柜机KFR-50L制冷效果变差,且面板偶有显示E7(图1),遂通过微信公众号“海尔服务”报修下单(图9),预约了当日15:00的上门维修(图2),8:02该报修单被青岛航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王姓服务师(工号尾号3718)抢单(图2),其后8:12收到其尾号8901来电问询了故障情况,并电话中信誓旦旦确认肯定是外机的问题,用户问询了维修大约费用,他说约6、7百块钱,午后12:24收到手机尾号5019女士的来电,说天热单多,希望用户对可能上门时间延迟理解。顾客答复可以理解,若时间提早也可提前联络告知。(用户发现不知何时,未经用户确认,系统显示预约上门时间被改为18:30。)(图2) |
这个贴子所展示的空调维修案例,在家用电器维修行业中可以称为是普遍现象。在这个案例中,用户果断中止技术能力差,人品也不怎么样的上门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虽然白白付出了50元钱,但却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后面的维权方法得当,终于来了技术能力合格的维修人员,仅用30分钟就解决了故障。
以央视曝光的啄木鸟为例,啄木鸟上门维修的师傅,经常把没有问题的核心零部件,说成有问题,赚取大笔的黑心钱。去年,有网友投诉,他家的大金空调不制冷,请啄木鸟维修,师傅说主板损坏,后带来一块二手主板,总共花费1900元,然而,仅几天后,空调制冷再次出问题。啄木鸟师傅推责说,是没有加氟导致的。这位网友对啄木鸟彻底失望,只能找大金官方维修,被告知主板没坏,也不缺氟,更换扇叶就可以了!
监管难度大也是维修行业顽疾之一。维修服务通常是一对一的场景,要监督到每个人、每次维修的具体过程几乎不可能。虽然可以要求维修人员佩戴摄像头全程记录,但这又涉及到客户隐私问题。就算有了录像,要投入大量人力去查看监控,这个成本谁来承担?
与医疗行业不同,维修行业缺乏严格的资质认证体系和统一的服务规范。医生需要经过10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严格考核,而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却极低。同样的故障,不同的维修师傅可能给出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报价。
维修价格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普通用户很难判断维修的必要性和合理价格,也给了一些不良商家可乘之机,出现“无病也修、小病大修、先维修后报超高价”,甚至故意损坏零件制造“连环维修”需求的恶劣行为。而当维修工人已经上门,或者设备已经被拆开,消费者往往就失去了议价和选择的权利,进退两难。
维修服务具有典型的非标准化特征,它既不像网约车那样容易标准化,也不像医疗行业那样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完整的监管体系。网约车起点和终点明确,价格标准一目了然;但维修服务更像货拉拉,货物的大小、体积、清洁程度都不一样,需要一事一议。一台空调不制冷,可能是缺氟,也可能是压缩机坏了;一个热水器漏水,既可能是简单的接头松动,也可能需要更换核心部件。故障原因多样,维修方案不一,价格难以统一标准。
十多年以前有台海尔空调两年换一个室外机的变频板,连续换了两个总共400多,这空调真不耐用,而且空调室内机变色发黄
网友最新反馈:
感谢品牌官方对舆情的关注和重视,并第一时间安排相关区域经理跟进督导,在换了另外一家服务商的维修人员上门细心检测后,提供了与前次不同的维修方案。大热天,师傅忙活了约半小时,当日18:00空调运转恢复正常。感谢品牌方的重视与督导,感谢对服务流程的及时改善与再造,大牌专业的维修,真•诚就能到永远。谢谢网友的关注与支持。祝健康快乐每一天🌹💝🙏🙏🙏
都是外包,不过现在维修行业真的很黑,那些所谓的维修师傅,看人下菜碟,价格张口随便要。能骗一个算一个。
无语了!前年我家海尔空调不制冷(制冷弱),联系售后,预约好了维修师傅上门时间。那个东北口音的中年人打开空调后,站在挂式空调下伸出手臂挥动几下后,就说,@@@件、###件坏了,得换件费800元,加高空费120元,总共920元,看你是老年人,给你优惠20元!我老伴说,这个钱再加点钱就能买个新空调了。这师傅说,那你就去买吧,但这个旧空调我免费帮你们拆下来吧,空调就归我。恰好我老邻居在场,生气的说:你这个无耻的东北人,滚!!!
这是我家真实的经历。现在厂家售后大都是外包公司,纯粹的利益链,坑骗消费者,降低了大品牌的企业形象。
回复此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