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跟着山东教育传媒小记者上“古琴”课探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人气:16964 回复:14打印 | 文字选择:TT

2025年6月22日(周日),青岛北京路小学刚通过山东电视台小记者考核的贾泓武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山东教育传媒公众号发布的“召集令”—《聆听千年清音,传承非遗之美》。活动地点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做为普通妈妈,在青岛生活十多年,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个对众多家长和学生来说应该很重要的场所。
      一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技宫大厅,现场就是每周必有的各种科学实验,这期是“实验一:硬币隐身术”。由山东教育传媒组织的“古琴”公益课在三楼“融媒体中心”。邀请了崂山派古琴艺术(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张蛟女士主讲。
      35名来自青岛不同学校的电视台小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认真聆听、积极抚琴体验。现场张蛟老师手持古琴讲解古琴派别、构造、历史故事,提到古琴原本有5根弦,后来周文王(姬昌)失去长子,心生悲痛,无以表达哀思,于是增加了第六根弦“文弦”;后周武王(姬发)率各部落伐纣,胸怀大志豪情,增加了第七根弦“武弦”。古琴上有代表天、地、山川、河流、日、月的部件,比如:面板为“天”、地板为“地”、固定琴弦的岳山为“山”、琴弦为“水”、13个徽为“月”(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星”(北斗7颗、南斗6颗)。做为家长听了课才知道,原来古琴在制作时,要把同一段梧桐木一剖为二,中间挖空,这样相同木材、纹路的木材做出的古琴,因为共振原理,产生的声音会更好听。张蛟老师讲到,古琴有多个名字:琴、文武七弦琴、玉琴、瑶琴(王字旁在古代是斜玉旁)表示美好珍视、丝桐(古琴是用梧桐木和蚕丝为弦做成,故称丝桐),现代用老山木、紫木等木材制作。说到制作,张蛟老师说他们工作室自己斫琴,感觉太厉害了。又讲到准备弹琴的坐姿:身体正中对准第五徽位(从右数),两拳远距琴,垂肩坠肘,左手不用时放在第九徽音(内面?),兰花指;右手在岳山一乍长(1徽位)处(弹奏?);指法8个,因时间问题只讲解了“勾”。现场家长和小记者们跃跃欲试,张老师让每一位小朋友上台抚琴,一一教授。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古琴课,期待妇女儿童中心能开设古琴课,让中国特有的古琴文化得以传承。
      中国人都知道“琴棋书画”,却不知道古代的“琴”是什么样,以前我以为就是古筝一类,不惑之年了,今年在老大同学家长的朋友圈中才知道,人家学的古琴跟古筝不一样。古代的琴就是现在称的“古琴”,为与现代的琴区别开,加了个“古”字,在古代,人们直接称为“琴”。关于琴的故事,我知道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对牛弹琴的成语,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嵇康擅长弹琴,临刑前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仅此而已,现代人对古琴已经很陌生。我听了古琴的声音,很想学琴。在青岛难觅教授古琴的老师。据悉张蛟老师是在女儿8岁时跟着拜师学艺的,如今她的老师在大连。女儿今年已经古琴专业毕业了,我想如果她们能在妇女儿童中心教授古琴就好了。
      课堂上有一位来自城阳的五年级男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从他妈妈那里得知,原来城阳安泰居社区、仁和居社区等都开设了古琴公益课,成人和孩子都可以学,课堂上每人一架琴现场跟着“嵇古琴风”老师学琴。男同学娓娓道来,从文武七弦琴的故事,到具体的指法,拿着公益课老师打印的指法图和乐谱他知无不言的认真给我讲解,我求知若渴,请教他妈妈也加入了群,可惜城阳太远,真希望青岛的其他街道和社区,也能请来古琴老师,给本社区的居民教授传统文化艺术“古琴”公益课。
    最后感谢一直默默耕耘的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这次活动提供了场地,感谢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山东教育传媒公众号)和负责人李帅及工作人员多年来为青岛小记者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和报道活动,让青少年有参与活动、动手实践、新闻写作、报道实践的机会,是教育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新方式,值得借鉴。据悉山东教育传媒致力于公益活动,多年来为灵山岛小学困难学生提供帮扶,对家庭突发变故的小记者也施以援手,协助参加各项实践活动。
     在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宫,家长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一楼积木室搭积木、机械室玩转动力系统,周末还有不同的公益课可以参加。我查看了下,暑期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了各种有趣的课程,比如木工、钢琴、竹笛、长笛、二胡、书法、绘画、体能等等,是收费课程,相对外面的价格要惠民很多。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众号-线上阵地,可以选择课程。
      跟着山东教育传媒小记者上“古琴”课探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真是不虚此行!大家都来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探秘吧!相信在社会各界关注下,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活动会越来丰富。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2025-06-27 13:54:20 来自iPhone客户端

2025年7月7日张蛟老师应邀热心参与了第二期古琴公益课,在山东教育传媒城阳演播室,这次参与的都是年龄很小的一二年级学生,现场讲述了更多古琴知识。比如伏羲制琴的故事、仲尼琴的构件(琴颈、琴肩、琴腰、琴尾、雁足),提到古代的五德“仁义礼智信”(对应:温良恭俭让)中,大雁拥有的美德是“信”,是最守时的鸟,而古人认为守时是讲诚信的表现,所以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它,将琴弦固定在雁足上;古琴的下琴板上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琴弦汇集到龙池凤沼,泛出流水之音,古琴是最具文人气质的乐器。古代五音中的“宫、商、角、徴、羽”对应人体“心、肝、脾、肺、肾”,而古琴有音疗作用,源于古琴的声音正好是阿尔法频段,这个频段的声音让人放松、自然。另讲到周文王长子伯邑考擅长抚琴,周文王在他死后为了纪念他,增加了第六根琴弦,称为“文弦”。课堂上小朋友们上台亲自抚琴,张蛟老师一一指导,课程讲完后,张蛟老师还问小朋友:“谁想和我拥抱一下呀?”大部分小朋友有点害羞,几个特别喜欢古琴的小朋友赶忙跑上去拥抱老师。真是一位才艺双全、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她从李沧的工作室自己开车拉来两架古琴、琴凳、琴架,开车这么远就为了给大家启蒙古琴课,传授古琴技艺,值得称赞和敬佩。希望将来社区能请到她讲授古琴课。
1752856950

1752856950

1752856950


2025-07-14 18:15:01 来自iPhone客户端

今天看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更新消息——亲子阅读/线上公益课:《餐桌博物学》之地下灵珠:荸荠的自然史与人文密码——“童阅岛”公益全民阅读活动(2025年第39场)”。主讲人正是青岛市技师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江灏,我曾参加过总督府邀请江老师讲述总督府的植物,内容丰富精彩。却不知道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近两年也邀请江老师组织了一场又一场春夏秋冬、结合节气的亲密自然、研学实践的活动。为什么新闻报道里从来没有提及过,让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过了自然实践活动。我发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妇女活动中心,感谢默默付出的各种公益课讲师,感谢组织起每一次活动的幕后工作者和媒体。让之后组织的活动有更多家长和学生知晓、参与、受益,发挥妇女活动中心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在人文、艺术、科学、体育等领域的进步!别再让一些好的活动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地停滞在公众号里。


2025-07-02 09:24:19 来自iPhone客户端
回复:

阅读文章{2061}


2025-06-30 11:21:50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2061}


2025-06-29 06:34:17 来自青青岛社区

今天去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时了解到,今天科技宫大厅里的科学实验是暑假前的最后一次了。原来日常这里的各种实验都是琴岛酒店管理学院各个专业(研学专业、旅游专业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实施的,暑假他们要回外地老家,所以寒假、暑假期间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技宫大厅是没有科学实验课的。望周知。


2025-06-28 22:45:56 来自iPhone客户端

这个不算广告,一定不是😂


2025-06-27 18:53:35 来自iPhone客户端

欢迎大家评论,各抒己见。比如社区开设“古琴”公益课,感觉城阳街道为居民开设古琴课,太棒了,也太有文化水平了。不知是哪位领导或部门组织的。让传统文化得意发扬,也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希望其他街道,包括我所在的市南区江苏路街道也能开设“古琴”公益课。


2025-06-27 14:31:46 来自iPhone客户端
--

回复此帖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
请绑定实名后进行跟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