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周日),青岛北京路小学刚通过山东电视台小记者考核的贾泓武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山东教育传媒公众号发布的“召集令”—《聆听千年清音,传承非遗之美》。活动地点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做为普通妈妈,在青岛生活十多年,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个对众多家长和学生来说应该很重要的场所。 |
2025年7月7日张蛟老师应邀热心参与了第二期古琴公益课,在山东教育传媒城阳演播室,这次参与的都是年龄很小的一二年级学生,现场讲述了更多古琴知识。比如伏羲制琴的故事、仲尼琴的构件(琴颈、琴肩、琴腰、琴尾、雁足),提到古代的五德“仁义礼智信”(对应:温良恭俭让)中,大雁拥有的美德是“信”,是最守时的鸟,而古人认为守时是讲诚信的表现,所以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它,将琴弦固定在雁足上;古琴的下琴板上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琴弦汇集到龙池凤沼,泛出流水之音,古琴是最具文人气质的乐器。古代五音中的“宫、商、角、徴、羽”对应人体“心、肝、脾、肺、肾”,而古琴有音疗作用,源于古琴的声音正好是阿尔法频段,这个频段的声音让人放松、自然。另讲到周文王长子伯邑考擅长抚琴,周文王在他死后为了纪念他,增加了第六根琴弦,称为“文弦”。课堂上小朋友们上台亲自抚琴,张蛟老师一一指导,课程讲完后,张蛟老师还问小朋友:“谁想和我拥抱一下呀?”大部分小朋友有点害羞,几个特别喜欢古琴的小朋友赶忙跑上去拥抱老师。真是一位才艺双全、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她从李沧的工作室自己开车拉来两架古琴、琴凳、琴架,开车这么远就为了给大家启蒙古琴课,传授古琴技艺,值得称赞和敬佩。希望将来社区能请到她讲授古琴课。
今天看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更新消息——亲子阅读/线上公益课:《餐桌博物学》之地下灵珠:荸荠的自然史与人文密码——“童阅岛”公益全民阅读活动(2025年第39场)”。主讲人正是青岛市技师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江灏,我曾参加过总督府邀请江老师讲述总督府的植物,内容丰富精彩。却不知道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近两年也邀请江老师组织了一场又一场春夏秋冬、结合节气的亲密自然、研学实践的活动。为什么新闻报道里从来没有提及过,让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过了自然实践活动。我发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妇女活动中心,感谢默默付出的各种公益课讲师,感谢组织起每一次活动的幕后工作者和媒体。让之后组织的活动有更多家长和学生知晓、参与、受益,发挥妇女活动中心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在人文、艺术、科学、体育等领域的进步!别再让一些好的活动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地停滞在公众号里。
今天去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时了解到,今天科技宫大厅里的科学实验是暑假前的最后一次了。原来日常这里的各种实验都是琴岛酒店管理学院各个专业(研学专业、旅游专业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实施的,暑假他们要回外地老家,所以寒假、暑假期间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技宫大厅是没有科学实验课的。望周知。
欢迎大家评论,各抒己见。比如社区开设“古琴”公益课,感觉城阳街道为居民开设古琴课,太棒了,也太有文化水平了。不知是哪位领导或部门组织的。让传统文化得意发扬,也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希望其他街道,包括我所在的市南区江苏路街道也能开设“古琴”公益课。
回复此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