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了教育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创新离不开教育的滋养。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教育体系的支撑。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计算机的发明到人工智能的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扎实的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础之上。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无论是顶尖科学家,还是高技能工匠,其成长都离不开系统的教育培养。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培养数百万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然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新需求,必须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新工科”“新医科”等教育改革举措的推出,正是为了更好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使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要破解这一困境,必须从教育入手,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例如,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航天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是得益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长期积累。未来,我们仍需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科布局,让教育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教育兴则科技兴,教育强则人才强。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这一根本,以高质量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支撑高质量发展。只有筑牢教育根基,才能让科技之树常青,让人才能量迸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