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集体涨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成本因素 - 元器件成本上升:芯片方面,如骁龙8至尊版芯片单颗成本达到180美元,较第三代骁龙8上涨15%。存储、屏幕、电池等零部件价格也在上涨,拉高了手机整体生产成本。 - 供应链成本增加:全球经济形势等因素使供应链面临诸多不稳定,物流成本、原材料供应稳定性等问题增加了手机厂商的运营成本。比如部分地区的贸易摩擦,导致相关零部件运输、关税等成本上升。 - 研发投入加大:为提升竞争力,厂商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如小米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240亿元;荣耀表示已持续投入100亿元AI研发费用。 技术因素 - AI技术应用:AI对硬件性能要求提高,如端侧大模型70亿参数需NPU算力超40TOPS,芯片面积增加15%。同时,AI研发、算法优化及相关功能开发需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促使手机价格上升。 - 其他技术升级:高像素影像系统、高刷新率屏幕、快速充电等技术不断升级,也增加了手机的制造成本和技术附加值。 市场因素 - 冲击高端市场:高端机型利润空间大,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高端机型(≥600美元)出货量同比增长6.4%。国产厂商为与苹果等竞争,加大高端市场投入,在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提升品质,导致价格上涨。 - 市场竞争策略调整:厂商不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技术含量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将资源投入到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