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修步骤: 设计量房→主体拆改→更换窗户→修补漏水→水电改造→→→→→→→→→→→ 下面针对上面的装修步骤一步一步展开说。 这一步是整个装修最核心的部分,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明确需求、框定预算、重视设计、确认方案及报价” 1.明确房屋实际使用需求,尊重成员日常生活习惯这一步作为内因其实是最关键的,一个好的设计师会启发你充分了解和挖掘自己的需求。一定要明确自己实际的想法及房屋的具体情况,包括现在几个人住未来是否有可能增加,这一步建议不要想的太远,一个装修使用的年限,在10年已是一个很大的限度了,况且如果是年轻人居住,观察一下身边同龄人的换房频率,会发现一个房屋的居住使用时间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长。又或者是需要几间卧室,厨房需不需要做成开放式等。我们看到的类似于三间卧室拆了改一间套卧以及一间卧室改成上下铺的宿舍,都是以实际使用需求出发的。其次要将未来的使用场景尽可能在心中模拟,这里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个很重要,不要因为一时喜欢一个风格或者一样家具、家电而想象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适应迎合,去跟风,入住后大都会后悔。比如有晾晒习惯的老人或者是生活在干燥区域的例如新疆甘肃等,并不一定要跟风安装烘干机等设备,后期使用频率低还造成了一定浪费,这时电热毛巾架和隐蔽式的简单的晾衣架就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里列出一个需求清单供各位参考。 上述只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列出自己类目,然后去展开思考相应涉及到的问题,在这里我没有详细展开,其实里面包含需要考虑的点会有很多,比如类目一的家庭成员及年龄段。现在流行做日式入门的地台设计,虽然只有抬脚的高度,但是对于腿脚不便利的老人和冒失的儿童来说,都是会增加跌倒风险的,其次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棱角不那么分明的设计及家具,甚至在淋浴房的选购上,都可以尽量去选择暗埋的轨道或者超薄轨道来规避使用风险,当然这一步在前期出方案的阶段就要跟你的设计师沟通好,等到选购淋浴房的时候肯定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里涉及到地漏改造的问题,需要在水电阶段就做好。如果还要进行同层排水改造,那更要在前期就把这些问题想好,避坑的终极要义就是在前期思考的时候尽量想全面,后面就会减少很多的补漏环节。比如热爱中式爆炒装了开放式厨房及不能颠勺的电磁灶、隔年要生孩子确只考虑了收纳空间导致窗边没有办法摆放下一张常规尺寸的婴儿床......这种问题其实很多。其实在儿童床的摆放上,也应该尽量做到把预留位置放在远离空调出风口,远离门窗的床的一侧,学废了么?这些实际生活场景的模拟都需要你切实深入的去进行。 在装修的时候要花多少钱和实际有多少钱是两码事,但是大多数人在遇到心动的设计,心仪的家具家电的时候往往会把持不住,心一横盘算一下“我买得起”,预算就这样一步步超到自己不敢直视的程度。在这里其实有个简单的方法,根据你功课参考案例的实际花销评估一个你自己的装修概算,在这个概算里寻找匹配的设计师和装修公司,待报价敲定后设置上限红线,比如报价是50W,你的红线是60W,意味着单项可以超概算至多20%,例如大板吊顶50000,你的预算是30000,那说明它明显超预算了,但是可能在瓷砖上你省了15000,这时候你还是可以考虑的,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啊,装修完还是要回归生活。 3.尽量保持设计独立性,跟设计师沟通切忌理想化选定一个设计师或者设计公司是一个前期需要做大量功课的一步,这一步又存在一定运气成分,在这里我们要用一些方法尽量的去避免在这个环节踩坑。装修市场鱼龙混杂,装修公司附带的设计师更像是个方案销售,在方案设计上要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选择上一般尽量让设计与销售分离,同时在后期的施工上设计应该做指导是个龙头的状态而不是配合施工和稀泥。后期建材家具等选购对于部分设计师是收益的一个重头,这就需要在前期保证设计经费的充足,避免设计师因为兜售建材而进行部分设计的情况产生。羊毛出在羊身上,前期省的设计经费会在后期焦头烂额的选材阶段让设计师赚回来或者把自己累死,如果可以尽量让设计师跟销售,采购环节分离。一个好的设计师往往很少会替你做决定,他们会启发的形式引导你自己做出选择,例如前期会给你看一些案例,观察你的偏爱和禁忌。但要注意,这些案例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方案,你也可以找一些你自己喜欢的案例给他们参考,观察他们做出的反应给到你的分析和实际的落实意见。我们看待案例的时候不要以一种看摄影作品的观赏美感去感受,仔细看看材质、工艺及搭配。很多的设计都是在复制和借鉴,一些看上去极简的设计非常考验审美和施工,会花费极大的成本,现在人工费很高,一些有难度的工艺会增加费用是一方面,限于师傅的手艺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惨状。如极薄的壁龛分隔,受限于瓷砖厚度及切割问题,有些博主会告诉你这个厚度只要2厘米就够了,但实际上你的砖单片可能就有1厘米,而且切瓷砖的长条师傅自己加工是很容易切断的,当瓷砖价格较高的时候,师傅也很难大胆去施工;又如参考案例里常见的弧形门洞,做这个设计常常需要评估门洞的宽度和家里层高,甚至还要考虑未来侧边会不会存在需要连接的定制柜跟过来,这都会影响实际效果,你会发现跟案例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跟设计师的沟通尽量精准务实,少说感受,尤其是单纯的表达喜好比如“不好看、不喜欢”,你可以试着表达的更明确一点“我觉得颜色可以暖一些,亮一些;我更喜欢木质的搭配”等等,不要一味让设计师去猜。 4.方案的展示和确认找过装修公司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设计师经常拿了个二维的图纸就在跟你签合同了,或者是根据这张二维图纸拿酷家乐出了个一言难尽的可能比例都不对的效果图给你看看效果就匆匆施工了,最后装完发现还原度50%都不到。你对比你看的很多装修的案例,似乎别人的设计方案都最大限度的1:1,房屋布局、整屋木饰面、甚至连软装针织品都极度还原了。如果做到这样那在前期你就有了100%的掌控力及确保了你后期装修的顺利施工,不会出现每个节点都在纠结材料,颜色等很基础的问题,装修一定是个整体的方案,我们在后期主要是优化它而不是做阶段的斗争。区别于家装公司配备的销售型设计师,独立的设计师一般会提供一份完整方案,但是收费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一平米会收200-800的设计费不等,但要注意,设计师提供的服务内容一定要在一开始就明确好,需要出几个平行方案,又比如除了最基础的施工图纸,效果图需要出到什么程度、可以修改多少次方案,整个装修期间最少需要在什么节点配合到现场等等,尽量在前期都书面化明确,避免你自己沦为设计师,而设计师却沦为出施工图的甩手掌柜。设计量房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确认方案付首款了,在此之前,请务必将提供给你的图纸每个节点跟设计师充分确认,这涉及到有些设计是否后期能实现的问题,扯到这点,考虑到第二部的拆除环节往往是跟这一步有个重合,也是容易产生大坑的地方,我们知道一般拆旧都是在合同签订付过款后开始进行的,其费用是涵盖在合同总费用里进行折扣及活动的参加的,有些公司会根据付款总额抹去这一部分的费用,但是很多设计方案要依靠墙体的拆改和新建而得以实现,这一步有时候需要待到墙体拆除后才能最终确认方案,比如设计师的方案的设计里把厨房和餐厅打通得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这可能是打动你你选择这个设计师的核心点,但是拆墙的时候发现这面墙有个很低的梁没有办法整体拆除达成设计图里的效果,这时候就真的一言难尽了,你可能会说在量房的时候就可以用探测器明确墙体是否能拆除,但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又比如老房子的排污管道有时也会影响吊顶的设计,这也需要将原始的吊顶拆除再进行考虑,如果为了实现原始设计方案可能需要改动管道。这些都是受限于实际情况进行的方案调整,这些调整都是会影响最初方案的实现效果及发生费用变动的,需要我们格外的上心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简单说一下施工报价方面,这部分的报价往往会很细,90%的人都看不懂里面具体要包含哪些东西、代表什么意思。这时候可以考虑签闭口合同,同时对一些容易有花头的条目重点关注来看。 二、主体拆改1.拆改合规这步是设计方案的第一步实践,但无论是老房翻新还是新房改造,不能拆改的墙体坚决不能动;对此无论是装修公司还是设计师以任何形式的担保都不要接受。不要心存幻想,后面的法律风险或是使用风险你都将无法承受,装修是对建筑接受基础上的完善,不要打破它,如果因为墙体不能拆改等影响到方案的实施,第一时间跟设计师调整方案,改动比较大的,可以先停下来重新梳理装修方案。另外还有些涉及到拆改的地方需要格外注意,比如飘窗的拆除很容易造成后期漏水发生,且拆除后在此处订制的柜子梳妆台等柜体很容易受潮,柜台里因潮湿根本无法进行正常储物;外窗的拆除不擅也容易造成外墙开裂,这也是导致后期渗水的元凶。拆改这步也是对房屋质量的再检验,充分评估一下房屋的整体状况,可以仔细检查一遍漏水渗水的情况,还有包括楼板的厚度、水管是铸铁还是pvc、是否有虫害等。 2.新建合理一般新建的墙体主要是砖砌墙或者骨架隔墙,砖墙又有红砖、空心砖,轻砖甚至玻璃砖等等;骨架隔墙又以轻钢龙骨为主。砖砌墙虽然没有轻钢龙骨抗震能力好但胜在适用度广也比较扎实,一般的隔音效果也会更好,当然如果是适用于家庭影院专业的中空夹心的骨架隔墙的隔墙,隔音效果会好很多。但整面大尺寸的砖墙需要考虑楼板沉降问题,这个需要跟你的设计师及施工队长确认。施工的方面需要注意的点也很多,包括不在回填层施工、钢条加固、错缝等等,这里一般也会多出后期铁丝网的增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