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家要给儿子买婚房,儿子年底就要结婚了。 因为见过很多从孩子还在高中就寻摸给孩子看婚房的人,所以感觉他家这婚房确实有点买的“晚”。 或者不说“晚”吧,是“仓促”。 随口说了一句,“听说有的人,听说房价会降就一心等降价,就一直没买”。 朋友接口道:“昂是啊,我们家就是”。 原来听说不仅是听说。 这是其一。 其二是今天中午同事说远房亲戚,前几年听说楼市要崩盘,把家里三套房都卖了。 都卖了。卖了。卖了。 到现在过着租房住的生活。 同事说,当初能在卖房这个事儿上全家人保持意见一致,也不容易。 所以说,“崩盘说”是怎么统一了全家人思想的呢,也很发人深省。 从来不给人介绍对象,怕人过得不好落埋怨。 现在在“该不该买房”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也轻易不敢发话了,道理是一样的。 且不说房价何去何从,不管是等降价还是防崩盘,背后的焦虑才是最消磨人的。 可是很少有人把这份“投入”算计进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