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瓦殿 节选自《刘思志民间故事集》 咱崂山沙子口的那个铁瓦殿,到底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光听说那殿才盖起来还没上瓦,道士怕不结实,就找了七七四十九个铁匠,用了一年工夫,做好几万片铁瓦,寻思这个殿盖起来,一准是万古千秋。铁瓦做好,铁匠就把瓦码在山下,领着工钱走了。到要上瓦的时候,又愁煞了当家老道士:山路险陡,这么多铁瓦又这么沉,谁能拿上山去?怎么个拿法? 为这事愁得老道直打转,一天到晚在山下左端详右端详:雇人扛吧,一人一天只能扛几片瓦,要多少人、多少天,才能把瓦扛上山去?什么时候才能把殿盖起来?想到这里,他就长叹一口气说:“看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光寻思它的万古千秋,倒是忘了它的艰难困苦啊!”正这工夫,听到身边有人说话:“这有何难?铁瓦不是更好?”老道转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个黑脸大汉,就问:“你是谁?”“先不要问我是谁,道家自有仙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老道一听那口气,知道这人不凡,就深深作了一揖:“请先生教我。”“使一使道家仙术,叫这铁瓦自己飞上山去,飞到殿顶不就行了?”老道一听说:“贫道的仙术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些铁瓦足有十余万斤,我一个人怎么能拿得动呢?”大汉一听笑了笑:“今天是七月初一,再有六天到七月初七,咱就来个飞瓦上殿怎么样?可有一件。”“哪一件?”“我若用法,需八百百姓助威!”于是,在老道耳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说道了一番。 到了初七这天,十村百姓都来看“铁瓦上殿”的神仙光景。就看那山下山顶,黑压压处处是人,又见那大汉在山下和百姓们说了几句话,拿起一片瓦大声吆喝:“来吧,看飞瓦上殿啦!”就见那瓦:刷、刷、刷一一呼、呼、呼一一十条黑线从山下一直通到山顶,那铁瓦紧贴人的头皮飞上山去。不到一个时辰,铁瓦全都整整齐齐地排在殿顶了。老道在山上哈哈笑着,像旋风一样下得山来,对黑汉子说:“请先生上山!”到了山上老道问:“先生尊姓大名?请给本殿起个名字,也好留个纪念。”大汉说:“不敢,我叫鲁班,是来崂山访艺的。见师父有难,出个主意就是了。这殿名嘛,很现成,叫个‘铁瓦殿’不就行了?”说了半天,这铁瓦到底怎么上去的?真飞的?是飞的也不是飞的。简单说,人从山下排到山顶,那瓦是我递你、你递他,不就上山了?你别看就这么个小法儿,旁人就想不出来。这个法子还有个名堂哪,就叫“鲁班飞龙走蛇法”。 注:此殿建于何年不详,清康熙年间毁于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