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崂山百米国画长卷」定格之一。会场蓬壶胜览

人气:23704 回复:1打印 | 文字选择:TT

  

  

  『绿水青山图』

  出品

  崂山画院

  绘画

  杜山河

  创作团队

  高篪王明伦闫培森王海明

  己亥金秋胜日,

  丹青墨云伊始。

  崂山神窟仙宅,

  海上名山第一。

  十二胜景嘉会,

  诗词歌赋神飞。

  古今人杰地灵,

  文明史迹荟萃。

  滨海秀美村落,

  田园风光诗说。

  乡村振兴正起,

  小康生活如歌。

  时和岁丰盛世,

  文艺回乡同行。

  山河胸藏丘壑,

  妙绘百米丹青。

  画脉澄清悠远,

  布局开阔宏大。

  心力含蓄厚重,

  胸臆直抒劲发。

  视野高远深邃,

  气势行云而下。

  意蕴中得心源,

  神采外师造化。

  岁次庚子盛夏,

  笔底春风绘就。

  画名绿水青山,

  艺象崂山锦绣。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沐浴着云蒸霞蔚的丹青与墨香,一幅生于崂山之钟灵毓秀、成于画家之笔底春风的《绿水青山图》映入眼帘。

  此幅崂山百米国画长卷,由崂山区文联组织策划创作。作品长120米,宽1.25米。创作历时11个月,装裱历时2个月。画脉为崂山十里春风海岸,自王哥庄小蓬莱至沙子口湾,崂山沿海胜景和21个村落入画。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置身画前,栩栩如生,顿感一派气势宏大、生机勃勃的山海景象扑面而来;心入画中,境由心生,立即深深感受到画家杜山河以心为笔、以情为墨的真实真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画家杜山河以风尘仆仆、不辞劳苦、倾心倾情的忘我创作,才有了今天这首抒怀崂山自然风貌、村落风情、特色风物、时代风尚的“无声之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之境界,关键在格局和气势。

  略观此画格局,画脉澄清悠远,布局开阔宏大,视野高远深邃,别有一派淋漓神韵、磅礴景象。

  细察此画气势,近观有斜有正、有浑有碎,远望有断有续、有隐有现;其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峰回路转、云合水分;其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欹侧照应。也正是因为画家胸藏丘壑、情漫丹青,其笔情墨性间自是势成态生,天然妙景自出。

  看画之本身,疏密成趣、淡妆浓抹、虚实相生、笔畅神怡的丹青墨香中,洋溢着画家含蓄厚重的心力、直抒劲发的胸臆、行云而下的气势、探索创新的勇气。

  思画之价值,这是第一次以海上俯瞰崂山为主视的全新创作,第一次以崂山村落风情为主题的全新创作,第一次以崂山滨海风景为主脉的全新创作,第一次以一名崂山画家为主创的全新创作,第一次以艺术团队力量为主打的全新创作。相信,随着光阴的推移,其欣赏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所沉淀而出的芬芳,在不远的将来会越来越醇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旭日东升、山风海韵间,崂山的艺术家们正在为崂山的朝气蓬勃、绚烂多彩而真情挥毫泼墨,崂山画院正慢慢舒展开一幅写崂山、画崂山、咏崂山的丹青长卷,崂山文艺正是姹紫嫣红时。

  

  

  

  

  

  大海无波碧似银,

  潮来惟见水粼粼。

  平铺万里天吴静,

  倒晕长空地境新。

  这首名为《小蓬莱观海》的古诗,描写的便是会场村的景色。

  会场村位于王哥庄街道东北,北倚群峰,东临沧溟,整个村子呈半岛状。东北一山孤峰耸立,石径周遭,传为八仙憩息之地,故名“小蓬莱”。

  对面小峰曰“望海楼”,明代所建的“紫霞阁”为昔日观海佳地。阁中的两副对联意境深远:“柯斧青山担出白云将换酒,纶竿沧海钓来明月却忘鱼”,“秀色可餐坐客多情分不去,白云入卧野人无意得将来”。附近的石老人、老祖爷洞、自然碑、日观石等景点颇值观赏,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诵。

  会场村地理环境优雅,景色绮丽,北望青山,南览碧海。村前海湾辽阔,沙滩细软,水清浅,下无礁石,上无惊涛,村民以从事渔业为主,“会场梭子蟹”远近闻名。


  



2021-09-11 15:54:4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05}


2021-09-29 15:43:51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