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公路:台柳路——中国第一条汽车公路。 一路,一城,一世纪。
不过,台柳路的一切还要从柳树台说起。 柳树台位于崂山南九水,地势较高,视野旷阔,宛如隐于崂山群峰高处的一隅世外桃源。
▲位于柳树台的麦克伦堡疗养院 事实上,麦克伦堡疗养院选址柳树台与南九水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有着极大关联。 ▲麦克伦堡疗养院旧时风光 与父同居青岛“滨海一楼,朝夕相慰”期间,黄孝纾曾游览崂山,由他填词的《清平乐·南九水》寥寥几笔就把南九水的阴晴之美勾勒了出来——“数行宫柳,路入南龙口,弹月桥边人载酒,照影溪柳面皱。打窗如雨虫声,梦醒山馆难成。林月窥入半面,多睛却似无情”,正是这种险峰之中的无限风光吸引了德国的亨利王子。 ▲弹月桥 租借胶澳以后,1901年,亨利王子到崂山南九水柳树台游览,后来驻防的德国皇家海军高级医官莱尔切提出在崂山设立一座疗养院,经过对地质、气候以及风力的综合考察,最终选址柳树台。 1910年6月11日,约翰·阿尔布莱希特出席了欢迎晚会,总督府的一个翻译埃利希·米歇尔森做了题为《青岛发展回顾》的报告,其中对约翰·阿尔布莱希特捐建的麦克伦堡疗养院不吝溢美之词——“(麦克伦堡疗养院)为病人和需要疗养的人提供了一处康复之地,人们可在这里毫不费力地散步甚至可以走得更远,去欣赏崂山所有的美景”。 不仅为了更好地欣赏崂山妙不可言的风光,疗养院所需的肉、面包、蔬菜、水果等大量物资也亟待解决。德国当局在崂山修建了16条游山人行石阶路,同时又在1905年建设了由市区台东镇至崂山柳树台总长30余公里的台柳公路。
▲台柳路终点麦克伦堡疗养院周边环境 图/王学纲 在台柳公路上,费查德商行开辟了汽车营运线路,每星期三、星期六下午由市区前海边发车去崂山,星期四、星期日下午返回,从市区到崂山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这条线路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客运线。 ▲台东镇 台柳路起自青岛市市北区东镇,也称台东镇,经吴家村、双山、河西、李村、九水,至崂山柳树台,全长30.3公里,路基宽度6-8米,用碎石铺筑宽4米的路面。全线修建大小桥涵217座,路两侧指数绿化。1904年动工,1905年竣工。 1907年,青岛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城市客运公交线:1907年也就是清光绪33年6月,德国人费·理查德商号在青岛开业,从事营业性汽车运输,开通青岛市区到崂山柳树台的汽车客运线,成为青岛最早的汽车客运线路。每星期三、六下午由中央饭店(位于现中山路南端)发车;星期四、日下午由柳树台返回。 ▲1910年,中国最早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在青岛诞生并运营至今 有了台柳路这条进出青岛的大动脉,当时山里人的出行,城里人逛李村大集、去崂山游玩,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难如登天。 ▲台柳路修通后,一户大户人家妇女回娘家
摄影@ 郭鑫 ▲台柳路部分山路今景 这条道路承载了很多青岛人的记忆:啤酒二厂门前的啤酒花,热闹的李村大集,崂山村落里的石房子,如此等等……台柳路上的每一个站点、每一段路,都见证记录了青岛的风云岁月。 虽然曾经的老台柳路已不复存在,但在路的终点柳树台我们还能看见那些曾经的痕迹:历经风雨的旧石桥、麦克伦堡的石头地面……还有山里郁郁葱葱的林木与最新鲜的空气,热情淳朴的崂山人……一切仿佛又未曾变过。 一条百年公路,让繁华随着台柳路向崂山延伸,使其成为青岛旅游开拓期的轴心。 如今,崂山已经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山中的一个个村落也各有特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我们可以舒心的乘坐地铁翻山越岭,乘坐景区观光车直抵美景之间,甚至换个视角,从海上、从空中欣赏大美崂山。路,也是崂山最美的风景。 这些历史的痕迹,如同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历经岁月打磨,越发闪亮,值得人们用心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