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一段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来看看在那个物质生活较为匮乏的年代,发生在崂山的真实版“乡村爱情故事”是什么样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崂山东南部曲折蜿蜒的海岸线上,一幅自然鬼斧神工下的天然海景:令人神往的绝美渔村——黄山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崂山的经济与交通条件较差,村民们基本都靠在合作社里挣工分过活,刘尚谦就出生在黄山村,从小便帮衬农活,上山打石头盖房子,后来跟着渔船出海,这一漂,就是十多年。 与丈夫不同,林淑芳性格外向活泼,16岁就开始养海带,两年后刚成年的她就参与了泉心河水库的建设,打石头贴补家用,后来更是在太清宫林场参与初期的景区建设与旅游服务工作,在哪干活都是标兵,俨然一副“花木兰”的形象。 林姨年轻时可是村里数得上的美女,刘叔说起这段往事也是相当自豪,毕竟在那个年代里,娶到这么水灵漂亮的姑娘,全家都荣耀。 说起这一段姻缘,还要谢谢刘尚谦的爷爷,他很早就看中了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16岁时就帮两人许下媒妁之言,那时两家虽是东边西边住着,但因为特别害羞,见面都躲着走,躲着看。 虽然是早早就“拍下来”了,生活的贫苦与忙碌却让两人只能各自过,逢年过节才像“找到借口”一样的见一面,只凭着彼此认定对方的信念,而这一晃,就是9年。 说起这定亲后的9年爱情长跑,二老都记忆犹新,说是在“谈恋爱”,其实就像是“革命同志”,路上遇见都羞涩的不打招呼,那会流行“送鞋垫”,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帮着干点活,最浪漫的事,也就是到邻村看一场电影。 女方24岁那年,两人正式结婚成家,生活在了一起。因为得天独厚的山海环境,夫妇二人也开始种起了崂山茶。崂山的山水养人,如今年近70岁的他们身板硬朗,仍会亲自下地采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崂山人的生活彻底被改变了,尤其是对于黄山村这些崂山东南海岸线上渔村来说,从出山要花费大半天的年代,到如今家家户户有车,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实现城市与乡村自由切换。 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如今也以非遗“海蜇宴”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特色海蜇第一村”,加之村子依山傍海的秀美风光,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看看如今的幸福生活,再回首,二老感叹当年的坚定是对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经历,却也一同携手见证了崂山这个“大家”的越来越好。 或许,默默无言的守护,也是最坚定的海誓山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