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
从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
一直被人们所向往和惦记
巍峨的高山、湛蓝的天空、纯净的大海
美的似童话般的世界
这里被看作打翻的调色盘
彩林、飞瀑、翠海
盛放着世间最美的颜色
天空蓝的像无边的大海
云朵儿漫不经心的在空中散着步
一阵清风拂过
吹走了心头的阴霾
崂山
总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同时也是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国著名5A级风景名胜区
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
图|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董志刚
古朴的栈道,斑斓的彩林
蓝色的大海,缭绕的云雾
壮丽的雪景,别致的瀑布
都是崂山独有的瑰宝
春季
春来回暖,冰雪消融
潺潺春水,花开灿烂
▼
图|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王华
夏季
夏日避暑,绿树阴浓
瀑布飞泻,一池清凉
▼
图|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刘明元
秋季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漫山红叶,彩林满目
▼
冬季
寒冬飘雪,银装素裹
冰湖如镜,万籁俱静
▼
图|摄影李友书
2020年6月13日
我们又迎来了
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主题是
“非遗传承健康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崂山现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王华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使这片土地
更加富有魅力
崂山民间故事
作品名称丨《绛雪的传说》
崂山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石老人的传说》、《枣核儿》、《绛雪的传说》等。
崂山茶文化
图丨摄影牟孝玉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崂山茶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享名天下,冠盖东方。
崂山面塑
图片/舌尖上的中国·3
远近闻名的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制品,以王哥庄最具有代表性。崂山面塑主料为面粉、鲜奶、鸡蛋、食糖等,重约为1-6公斤,饰有彩绘,造形浑圆饱满、形神兼备,体现了崂山百姓纯真朴实的审美追求。
石花菜凉粉
起源于崂山地区的石花菜凉粉,按照本地的传说,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相传当年秦始皇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曾到崂山,由崂山道人用石花菜熬制的凉粉呈上,深受秦始皇的喜爱。
崂山剪纸
崂山自古多传奇,被誉为“海上仙山”。追根溯源,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崂山增添了不少文化趣味和飘渺仙气。崂山剪纸不仅是具有崂山特色的艺术形式,还是挖掘崂山历史文化,记录崂山点点滴滴的灵活方式。
崂山小知识: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螳螂拳;
省级4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螳螂拳、崂山道教武术;
市级9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螳螂拳、沟崖高跷、沙子口庙会、崂山道教武术、崂山九水梅花长拳、孙家下庄舞龙、崂山鲅鱼礼;
区级35项: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螳螂拳、沟崖高跷、沙子口庙会、崂山道教武术、崂山九水梅花长拳、孙家下庄舞龙、崂山鲅鱼礼、青岛海洋民间故事、石老人的传说、东韩舞狮、崂山大秧歌、崂山柳腔、崂山面塑、枯桃花卉种植技艺、北宅樱桃种植技艺、崂山耐冬种植技艺、崂山茶种植炮制技艺、华严寺庙会、午山庙会、大士寺庙会、崂山茶道、崂山剪纸、二龙山传说故事、浮山传说故事、采石劳动号子、五龙舞龙、跑灯官、王哥庄海蜇加工技艺;崂山山羊奶豆腐加工制作技艺、华楼宫庙会、地功拳、港东妈祖庙会、玉清宫庙会。
因山而奇,因水而灵
汇聚万千风情,处处皆美景
崂山,总能俘获你的心
景区温馨提示
1.崂山风景区实行全网实名制预约购票,一定要先预约再出发。
2.景区内明霞洞、上清宫、太平宫,6月13日起恢复开放;觅天洞景点和蔚竹观、华严寺等宗教场所暂缓开放。
3.游客须提前通过“爱山东”APP、微信“健康山东服务号”、支付宝“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申请办理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在通过景区各体温检测站前须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黄码或红码禁止入园)。
4.游客请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须全程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排队测体温、购票、检票和乘坐索道间隔不少于1.5米,索道吊厢原则上乘坐不超过2人,吊椅原则上乘坐1人(同行游客要求同乘除外)。
5.游客游览时应遵守景区疫情防控、护林防火、安全管理规定,游览时要做到文明、有序、不聚集,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现场管理。
转自: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