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山道家,碧海仙居 如果列举一下最能代表崂山的物产,崂山茶一定是呼声最高的代表。得益于几十年前“南茶北引”的重大举措,使得今天的崂山茶声名远播,可是崂山茶究竟隐藏着哪些奥秘,才被称为“江北第一名茶”的呢? 01 崂山“茶”,自古有之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说明茶叶在中国不仅历史极为悠久,而且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茶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具有汤饮、蔬食和药疗的重大作用。 纵观崂山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实崂山“茶”早已出现,在以“神宅仙窟”著称的崂山,早先的方士、道家把茶视作天地间之灵物,是生长于明山秀水之间,以清山为伴,以明月清风雨露为侣,得天地之造化,能造福于人类的“金光自秀仙灵草”。 图丨“茶涧庙”遗址 古人所饮的崂山“茶”,与今天的茶并不完全相同。 崂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喝了对节子叶,头清眼明去心火;吃了石竹子草,血脉通畅身体好。”所谓对节子和石竹子,便是崂山生长的既可当茶也可入药的草本植物。 图丨生命力极强,异常珍贵的崂山对节子,多生长于高山峡谷中,难得一见,此棵位于巨峰游览区美人峰 图丨石竹子,又称石竹青、崂山石竹茶 崂山自古有茶绝非是本地人为提升崂山茶的品牌价值而杜撰,在许多描写崂山的历史文献中皆可查到。 早在明代,当时的官员蓝田便数次游览崂山,在《太清宫次邱长春韵》组诗中便有一句:“危桥险径幽人到,丹丘茶瓯羽士家。”明确交代了,凡是有炼丹丘炉和茶具设施的地方,就是道士的居住地。清代诗人王大来的《题神清宫》也在诗中写道:“茶约花前啜,香邀月下焚”,更是把在崂山饮茶上升到了另一种境界。 图丨刘学永 上世纪50年代初,即墨文人蓝水往游崂山,借宿太清宫。当家老道给他沏上一壶自制的茶,饮后感觉非常好,他在《崂山古今谈》一书中赋诗赞曰:“入口似龙井,味清色却青。谁为添一品?新制续《茶经》。” 02 海上仙山出名茶 “南茶北引”工程之所以选择在崂山,除了崂山自古有喝茶的记载外,更与崂山极佳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海上名山第一”美誉的崂山,其上有林、泉、瀑布,风舒云悠,怡然自得。另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加上海洋气候的影响,使得崂山四季变化明显,崂山之上雨雾充沛。 正所谓“高山多雾出好茶”,温和的气候,正适宜茶树的生长,所以南茶北引在崂山取得成功也是天时地利的原因。 图丨太清宫茶园,南茶北引保留的第一块茶田 刘学永 崂山茶真正好喝的原因,除了天时地利的生长环境,也与喝茶叶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好茶需配好水。陆羽在《茶经》中特别提到饮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崂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这里有巨峰极顶的“天乙泉”,有“一饮生玄发”(清・白永修)的“金液泉”,有晓望二龙山的“甘露泉”,更有太清宫的“神水泉”、上清宫的“圣水泉”……这些山泉,无不水质清湛、甘香冷冽,这也是为何在崂山之中饮茶会感觉格外香甜的原因。 图丨太清宫神水泉 图丨二龙山甘露泉 图丨发源于巨峰天乙泉的北九水 但是有了仙山好水,崂山茶并没有发挥出极致的味道。 《游崂指南》中记载,从清代光绪皇帝年间开始,崂山脚下的先民们就采摘山茶树叶等崂山原生茶饮植物,制成茶饮。然而“惜先民不知采摘、烘焙之法,不能与龙井等品齐名”。 真正让崂山茶独一无二的,还要归功于独特的炒制方法。 因为昼夜温差大,茶树昼间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让崂山茶茶叶营养物质积累地更加丰富,叶片也更加肥厚,因此加工工艺也与南方传统茶产区有着显著的区别。 经过摊青、杀青、回潮到烘、揉、捻多道传统工序后,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控,才能生产出茶汤清亮,略有豆香的好茶,也让崂山茶具有了 “香高、味醇、耐冲泡” 的独有特色。 03 茶与美丽乡村 南茶北引取得成功后,村民们因地制宜的在山坡上开垦土地,种植品质极佳的崂山绿茶,并逐渐成为崂山最重要的一种农作物。今天,崂山茶不仅是村民们致富的产业,也是崂山美丽乡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王哥庄街道为例,其中青山村、长岭村、返岭村、晓望村等都是崂山茶的重要产地,这些种满茶叶的梯田,沿着山脉层层叠叠,星罗棋布,与红色的屋顶形成对比,偶尔还有村民在其中行走,好似“世外桃源”。 图丨长岭村 图丨最美渔村――青山渔村 图丨晓望村 图丨因茶而富的王哥庄街道,也诞生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崂山茶文化节 崂山茶的真正味道来自"五极": 春季刚刚采摘的最嫩的茶芽、清澈甘甜的崂山泉水、一幅好茶具 、平静的心态,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崂山山海相连的绝美自然环境。 这样的崂山茶清香可口、使人超凡脱俗、心情平静如水,让人觉得远离了喧嚣、烦躁的社会生活,使人更容易悟出一些珍贵的人生道理,可谓宁静致远,回味无穷。 当行至山中,在村落里短暂休息之时,用甜沁心脾的崂山泉水泡制一壶淳厚清香的崂山绿茶,那种愉悦,那份享受,岂是语言所能道明的。 仙山圣水出好茶,一口崂山茶,浓缩了海上仙山的山海精华。新一季的崂山绿茶即将上市,各位客官可不要错过。 转自: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