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山间名宅搭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人气:12685 回复:1打印 | 文字选择:TT

    站在北宅街道靠近滨海大道的几个社区的山上,不时就会看到正在试运行的地铁11号线从樱桃花掩映的线路上穿过。即将开通的地铁11号线,将为北宅的乡村旅游、精品农业和城乡的深度融合,带来前所未有的助力。
    今年,北宅街道将进一步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力促乡村旅游业发展再上新高度。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和引导基金,依托北宅山谷、民居、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精品民宿理想村、红色教育经典村,规划建设花花浪子、凉泉郊野公园,沿河沿主干道规划设计花海基地,逐步构建以乡村休闲旅游为主导,山地观光、农耕体验、慢生活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北宅街道还将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建设农村社区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青年国际乡村双创优秀实践地,鼓励扶持农民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北宅街道还将积极融入到崂山区的重点战略中,高速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实现规模突破。认真落实重点项目 “双包双促”工作任务,搭建街道、企业、社区三方沟通平台,全程靠上跟踪服务,推动海信二期项目尽快投入使用、歌尔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完成主体封顶。根据崂山区统一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微电子产业园等项目用地征迁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力推进东一路、纵一路、涧西路及配套工程的征迁、建设工作,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群众生活打造良好交通环境。同时积极推进VR小镇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崂山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暂行意见》,整合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全力承接崂山智谷和芯谷建设任务,保障微电子产业、虚拟现实产业等更多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实现新兴产业加快聚集和集体经济快速壮大的双赢目标。
    结合生态环保发展要求,统筹辖区闲置厂房、闲置用地等资源,用足用好产业发展政策,着力引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总部型项目,不断优化街道产业结构。 2018年力争实际利用内资达到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0万美元。
声音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教授吴永常――
把财富和人才留在乡村
    “在农村发展中,既要重视外来的资源,又要充分调动内在的积极性,把财富和人才留在乡村,才有意义。我认为对于崂山来说,实施乡村振兴,资源、资金和技术都不会成为阻碍,关键就是发挥好体制机制的作用。具体到社区,应当注重组织振兴,以基层党支部的力量搭建乡村振兴的平台,把乡村振兴和老百姓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吴永常教授说。在他看来,党支部是组织振兴的核心领导力,应当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吴永常教授看来,崂山的乡村振兴走在前列,意识超前,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可以借鉴的样本,创新中承担着风险。而盘活乡村资源不是推倒,乡村的一草一木一花都渗透着文化内涵。在民宿的发展中,也应该融入到乡村文化中。 “创新要与特色相结合,既要注重自然环境,也要注重人文环境。乡村的发展要从里到外,不建议从外到里,可以吸引乡贤名仕回乡创业,因为一份故乡情怀,会更有一份责任感。 ”吴永常说。
记者手记
对土地始终心怀敬畏
    走进青岛大大小小的超市和菜市场,北宅水果、北宅蔬菜,是摊主们口中品质的保证和销售的金字招牌,这形成了很多人对北宅的第一印象。北宅,当之无愧已经成为青岛农业和休闲旅游的一大品牌。而事实上,北宅街道的耕地资源并不丰富,山地多,农业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硬是凭着不断的创新,北宅街道从小樱桃发力,从传统农业到休闲农业,再到精品农业和全域旅游,北宅街道始终走在青岛农业发展的前头,不断地引入新动能,开拓了农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在采访中,我们处处感受到人们对土地那份敬畏,这种敬畏让我们不忘一份责任。城市发展到今天,土地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守护乡村,守护文化记忆,同时又面对着发展的压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北宅探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北宅村民拥有的自豪感,在这里,你能看得到最多乡村真诚的笑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农业的发展,亮点是面子,但不能只有点没有面,农村发展也到了集体走向富裕的阶段。
    留得住的是乡愁,我想今后的乡村一定会是以情动人,是能够唤起人们故土记忆的地方,更是能够温暖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相比于动辄投资多少的大项目,走进乡村,人们更需要一种快意的流畅,期待北宅,为我们构建一个新的城市故乡。



2018-04-04 11:14:41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