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土坯房到小楼房,从播撒产业种子到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振兴正在扎实推进。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助力地方乡村全面振兴走过的奋斗之路。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多年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及省内四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指导各帮扶乡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多元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 谦哲村:工业思维,助力特色茶叶生产 经由充沛雨水的浇灌,普洱市澜沧县谦哲村今年的古树秋茶叶片肥厚、香气饱满。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的帮扶下,谦哲村开展茶叶初制生产,引来外地茶企驻村发展塑品牌,请来行业专家给农户开讲座,请来种茶能手教大家提升种植水平,帮助农户识别茶叶标准,做好茶叶分级,助力茶叶产业实现标准化。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机制运行谦哲村茶叶初制加工厂,优化茶产业链,增加茶农收益,让茶香飘满致富路。 谦哲村委会与茶叶初制工厂 茶农们正在茶叶初制工厂制茶 用工业思维、工业标准做茶叶,这是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帮扶谦哲村的先天优势。“谦红茶厂”由企业承包经营管理,对种茶农户进行培训,对茶叶进行分级评定,采摘、加工、包装、上市……每道工序都有专业指导,搭建起全链条生产构架,极大地提高了谦哲村茶叶产品品质与市场认可度。普洱茶为当地老百姓增收带来了好路子,有效发挥谦哲村及周边地区生态茶树的经济价值。据悉,2024年,那别寨古树茶全年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产值在15万元左右。 董炳村:走致富路,把“丰收”带出大山 板栗、柿子、辣椒、紫土豆、菜籽油、烤烟……金秋时节,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安化彝族乡董炳村村民们迎来了丰收。自2021年以来,一条渠、一条路和一个加工厂,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这片土地。 当地物产辣椒、蔬菜、柿子迎来丰收季 因地形与水源限制,灌溉一直是董炳村产业发展的痛点。在玉溪卷烟厂的帮扶下,村里修建了一条全长1031米的灌溉水沟,让董炳村的50多户180多人告别了肩挑马驮取水浇灌庄稼的历史。2022年以来,玉溪卷烟厂村里共同出资的榨油厂持续运转,每年可压榨600吨菜籽油,让村民们吃上了村里榨的菜籽油,出售菜籽油还为部分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为了拓宽特色农产销路,在玉溪市委市政府、云南中烟和玉溪卷烟厂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从安化乡到玉溪市的青云路于2022年5月下旬全线贯通。彝家的绿色生态农产品能及时销往城市。玉溪卷烟厂不断拓宽销售路子,打通运输和销售路线,促进其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董炳村致富路越走越宽。 从安化乡到玉溪市的青云路全线贯通 路上村:科技赋能,用好“新农具” 楚雄市东华镇路上村自种中草药以来,村委会依赖人工为温室大棚白芨草药施肥,年支出大且施肥不均。驻村工作队经观察后,决定对温室大棚滴灌喷洒系统动个“小手术”,利用滴灌喷洒系统均匀、充分的优势,增加一套施肥系统,同时解决好施肥中出现的浓度不均匀难题,决定改造温室大棚滴灌系统,增加一套施肥系统,解决浓度不均问题。经过改造以后,增加的施肥系统仅投入资金一千余元,每次耗电10余度,降低了施肥的人工成本、节约了劳力,极大地提升了施肥的效果。2024年11月8日,这一成效显著的发明被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公告为一种“实用新型专利”,并颁发了专利证书。 驻村队员在应用施肥系统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楚雄卷烟厂驻村工作队从产业实践中摸索出用好科学技术这一“新农具”,让更多“科技种子”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开花,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科技红利”,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插上了“科技翅膀”。 早阳村:因地制宜,探索经济“新”模式 老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阳村小甸村民小组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水电和生态资源,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驻村工作队的积极争取下,促成旅游垂钓项目“落户”,正式开启村集体经济“新”模式。 水上快艇 早阳村农产品加工厂 该垂钓项目以“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模式,打造水上娱乐、垂钓、休闲、康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目前,第一期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建有10个钓棚及游客接待中心,并配备5艘快艇。第二期工程项目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垂钓基地设施建设,拓展水上娱乐项目,开展餐饮、休闲等一条龙服务。据统计,垂钓项目将为早阳村集体经济年均创收10万余元。早阳村将全面利用澜沧江高峡平湖的资源优势,将垂钓“渔”乐与乡村文旅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出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道路。 新田村:党建引领,助力特色产业 2024年金秋,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新田村迎来了七彩花生的丰收月,据悉,今年新田村七彩花生种植共流转农户土地30亩,农户自主种植120亩,预计产量可达4.75万公斤,可增收48万元左右,七彩花生产业已成为新田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帮扶不只有销售,也深耕于田间地头 对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新田村来说,丰收最显眼的颜色还属那一抹鲜艳的“党建红”。多年来,昭通卷烟厂党建活动的开展都保留了一个传统项目——助农秋收。党员深入田间开展“扯花生”活动,共享丰收喜悦。今年年初,为了让群众安心发展花生种植产业,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先后实地学习七彩花生的种植技术,还特地邀请盐津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田间就翻地、锄地、选种等相关环节的把握进行现场教学,确保种植户科学耕种。新田村党总支书记胡芳表示,驻村工作队既助力产业发展,又促进消费帮扶,体现了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及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的精准帮扶下,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为各帮扶乡村的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云南中烟红塔集团与村民们共同奋斗的汗水与智慧。 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振兴要打好产业发展的“持久战”,关键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打好特色牌。未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也将时刻谨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继续携手帮扶乡村,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内容来源: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楚雄卷烟厂、大理卷烟厂、昭通卷烟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