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是什么螺丝刀?从来没有见过,怎么螺丝刀上面还加固着一个螺帽?”年轻修理工小马在整理工具柜时惊讶地说。 “这可是我们孙师傅的宝贝,你可别看它简单,当年在设备维修上可立下过汗马功劳哦!”修理工陈立元师傅笑眯眯地说道。 一听这话,几位小年轻都好奇地凑过来,“陈师傅,快跟大伙讲讲这个典故吧” 陈师傅喝了口茶,慢慢开始回忆起来…… 时间回溯到2001年,制丝二车间车间里机器轰鸣,员工们正忙碌的穿梭在各个工序点。机械修理作业区作为设备维护保障班组正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对10吨储柜底带老化密封进行更换。 工作中需要拆卸底带边板螺钉,完成密封更换后再对其安装紧固。然而,问题在于,这些螺钉不仅数量庞大——一个储柜就有数十颗螺钉,整个检修涉及20个储柜,加起来有几百颗螺钉之多,而且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拆卸难度极大。 在当年还没有扭力扳手的情况下,修理工们每天都需要手持传统的螺丝刀,一颗颗地拧紧或拧松这些沉重的螺钉。一天工作下来,大家的双手因反复用力而颤抖不已,肌肉酸痛难忍。 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不仅效率低下,还严重影响了修理工的身体健康。就在这时,孙荣师傅站了出来。 孙荣 他是一位在维修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匠,对工具的使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感情。目睹同事们的艰辛,孙师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减轻大家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孙师傅开始了他的发明之旅。 他深入维修现场,仔细观察修理工使用螺丝刀的过程,记录下每一次操作的难点和痛点。他翻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甚至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种模型进行试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孙荣终于设计出了一把独特的加力螺丝刀。 加力螺丝刀 这把螺丝刀与普通螺丝刀最大的不同在于利用了杠杆原理。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它能够将使用者施加的力量成倍放大,并转化为旋转力矩,从而轻松应对那些难以拆卸的螺钉。 当这把加力螺丝刀第一次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其效果立竿见影。修理工们惊喜地发现,原本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拧动的螺钉,现在只需轻轻一扭就能轻松搞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大家的手也不再因为长时间的用力而颤抖。 孙荣师傅的发明很快在车间内部引起了轰动。他的同事们纷纷称赞这是“神器”,并亲切地称它为“孙师傅的宝贝”。而孙荣本人却谦虚地表示,这只是他作为一名修理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说:“看到大家不再那么辛苦,我就高兴。” 如今,每当有人提起那把加力螺丝刀时,都会想起孙荣师傅那坚毅不拔的身影和那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而那把螺丝刀本身,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继续在车间里默默地工作着,见证着玉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内容来源:玉溪卷烟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