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山东青岛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是一天两天能领略的,是要经历一些时

人气:150573 回复:0打印 | 文字选择:TT

山东青岛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是一天两天能领略的,是要经历一些时间的沉淀才能了解认识。

长居大城市的我,一直反感城市人的冷漠。看到路人有难或行动不便,都是一副事不关己,视如无睹地潇洒走过。但山东人却是一副古道热肠,喜欢助人。好几次,我有急事要到镇上去,公交车班次时间长,我只能挥手拦车,但好几次车主都热情地邀请我们上车,并不收分文,称“搭乘一下不碍事,不用给钱的。”这在城市是不可能的事情,车主不是面无表情地不停车,就是摇下车窗骂人,冷漠得脸上涂霜,或者扔下一句“你有事,与我有关吗?”便扬长而去。

城市的菜场,是顾客与卖主斗智斗勇的战场,卖主不是以次充好,便是短斤缺两。但山东的集贸市场上根本没有公平称,也没有市场管理人员。一次赶集,车站旁边正好有一个摊位,我随手把买的海鲜放在摊主的电子称,想看看份量足不足。结果份量足得多出了二两。摊主见了笑着说:在山东短斤少两是要被人耻笑的。卖东西你可以开价高点,可以自夸东西好,但绝不可以短斤少两,那是人品问题,会被人看不起。的确,在山东集市购物,我确实没有遇到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事情。

在许多城市的公交车上都有两个专座,是硬性规定给老弱病残的。但山东青岛即墨的公交车上,没有照顾专座,人们对老弱病残是会热情相助,主动让座的。好多次,我们提着沉重的行李上车,不是遇到年青人的相帮,便是热心人的让座,让人感受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温暖与美好。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是深植于山东人内心的自觉,所以公交车上根本无须设老弱病残的专座!

山东是孔孟的故乡,亦是礼仪之乡。古老文化的浸润,传统礼仪的熏陶,让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保有一份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让人温暖、让人感动的暖流。由此,在山东你根本不用担心遇到“碰瓷”,遇到小偷,良好的人文环境,处处真情涌动。我不得不感叹:大美山东,让人感动!



2020-11-07 23:48:59 来自iPhone客户端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