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汉·刘向《说苑》) 【大意】 草木想要生长,严霜寒露却不让;贤德的人想要赡养老人,父母却不等待。 【延展】 孔子到齐国去,在路上听到有哭声,声音非常的哀伤。孔子告诉学生们说:“这哭声哀伤倒是哀伤,但不是死去亲人的那种哀伤。” 驱车向前,没有多远,见有一位怪人,拿着镰刀和绳子,不停地哭泣。孔子下了车,追上他问道:“您尊姓大名?”他回答说:“我叫丘吾子。”孔子说:“你又不是在举行丧礼的地方,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呢?” 丘吾子说:“我一生有三个大的过失,到了晚年才醒悟,后悔哪里来得及呢?”孔子说:“我可以听听这三种过失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隐瞒。”丘吾子说:“我年青的时候爱好学习,求学遍及四方,回来之后,我的父母却都已经去世了,这是我的第一个大的过失;我年长的时候做齐国国君的臣下,国君骄傲奢侈失去臣下的拥护,我没有全尽臣节,这是我的第二个大的过失;我一生重视交朋友,但现在他们都离开了我,和我断绝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个大的过失。树想静下来而风却不停地吹,做子女的想奉养父母而他们却等不到那一天。流逝了再也不会回来的,是岁月;永远不可能再见到的,是去世的父母。请让我们从此诀别吧。”于是他就投水死了。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记住丘吾子的这些话!这些教训完全可以引起你们的警戒了。”从这以后,弟子们告别老师回家奉养父母的有十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