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有得须有失,无福亦无祸。(元·朱庭玉《道情》) 【大意】 有得必有失,没有福也不会有祸患。祸福之间是相依存的。 【延展】 从前宋国有一人家,三辈子都好行仁义,做好事。 有一天忽然他家的黑牛生了一头白牛犊。有人说这件事很不吉祥。这家老人很忧虑地叫儿子向孔子请教。孔子说:“恭喜你家生了头白牛。这头牛长得这么规整、漂亮,可以把它用来祭天、祭祖,是吉祥之兆。” 过了一年,这家老人忽然双目失明。那头黑牛又生下一头白犊,老人又叫儿子去问孔子。儿子说:“上次咱家的黑牛生下一头白犊,他说是吉兆,可是您眼瞎了,我何必再去问他呢?”老人说:“圣人的话,开始似乎都不太准,后来往往灵验无比。你还是去问问吧。”儿子又去请教孔子。 孔子说:“这当然又是吉祥之兆。”他家儿子不信,质疑说老人瞎了眼怎么还是吉祥之兆。孔子说:“你父亲瞎了眼这是件坏事,但是坏事里面有好事,你不要难过,快快把这头牛贡献出来祭祀上天吧。”儿子回去告诉了父亲,父亲对孔子的话十分相信,同意按孔子说的办,把白牛犊贡献出来祭天。 又过了一年,这家的儿子也双目失明了,全家人十分懊丧。接连的坏事降临到他家,这家父子都瞎了眼,也没有谁再去问孔子了。 就在此时,楚国攻打宋国,围住了宋国国都,战争十分残酷。国都内没有食物,有人交换了孩子吃;没有烧柴,有人用人骨头烧火。许多青壮年,甚至老年人都在抗击楚军中战死了。而这家父子却因为双目失明,没被征发打仗,免于一死。后来战争结束,父子二人的眼,又奇迹般地复明了。 这个故事见于《列子·说符》,与《淮南子·人间训》中“塞翁失马”的故事相似。虽然这些故事宣扬了圣人的先知先觉,但其中“祸福相倚”的哲理却发人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