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 【大意】 身体疲惫不堪神志就会散乱,元气衰败竭尽生命就会终结。根部枯萎而枝叶太多,那么代表生命的绿色就会告别树木;元气疲竭而欲望强烈,那么代表生命的灵魂就会离开身体。 【延展】 有一位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 。 他雇用了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走去。 那群土著的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着笨重的行李,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 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土著人停下来等候他。 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满足平生的夙愿,好好研究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 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领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 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定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探险家的问题:“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他忽然发现,这是他本次探险当中最好的一项收获。 行动起来时,浑身饱含冲劲,使得我们的灵魂几乎跟不上这样的步伐,这是真正用心做事时,最全力以赴的境界。 应该休息时,则能够完全地放松自我,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完整的复原机会,好让灵魂得以追得上充满干劲的步调。掌握工作及休息之间的脉动,是让我们持续拥有无穷动力的宝贵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