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大意】 水火有气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没有道义,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也有道义,所以是天下最尊贵的。 【延展】 西汉大儒董仲舒曾详论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认为礼义、仁义与“人最贵”是相辅相成的。人能行仁义,超然于万物之上,与天地相参,所以人最贵。《春秋繁露》曾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疢疾莫能为仁义,唯人独能为仁义;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独能偶天地。” 意思是说,天地的精粹是用以产生万物的,但没有什么比人更可贵。人从上天秉受天命,所以超乎万物有高出万物之处。万物的弊端是不能从事仁义,只有人单单能有仁义;万物的毛病是不能和天地为偶,只有人单单能和天地为偶。 董仲舒还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礼义本身就源于人天性的高贵。他指出:“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 |